SIHH & WPHH 2011: Re-Edition

不錯,的確會有這樣的「食老本」情況出現,但也有不少青出於藍的例子。至少,已出現在今年的日內瓦鐘表展之中。

復刻,是向經典舊作致敬的一個方式,不只出現於腕表設計,也出現於各個界別。在荷里活,復刻自尊榮五十年代經典《獨眼龍雙槍滅四虎》的《True Grit》、及向七十年代歌舞片《Cabaret》致敬的《Burlesque》,都有份各逐剛過去的奧斯卡。
有人說,只有在江郎才盡之時,才把過往的創作重新翻炒一次。不錯,的確會有這樣的「食老本」情況出現,但也有不少青出於藍的例子。至少,已出現在今年的日內瓦鐘表展之中。

Jaeger-LeCoultre
Memovox Tribute to Deep Sea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當時人類熱衷於探索未知的新世界。1957年,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促使了六十年代的美蘇太空競賽;而同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得主《Le Monde du Silence》,就向大眾展示神秘的海底世界。這齣由Jacques-Yves Cousteau和Louis Malle聯合執導的紀錄片,是世上首次以水底拍攝器材及彩色菲林製作成的,兩位導演花了兩年時間,走遍地中海、波斯灣、紅海及印度洋,拍下的菲林片長達25萬公尺,不但贏得奧斯卡獎項外,更在1956年法國康城影展奪得最高殊榮的金棕櫚大獎。片中Cousteau和Malle把觀眾帶進了一個位於海底的伊甸園,加上此時較輕便可靠的潛水氣器材面世,使更多人對潛水活動產生興趣,也使各類潛水裝備的需求大增,當中當然包括潛水腕表。


說到積家的潛水表,大家第一時間想起的,應該是為表冠防水而設的壓縮螺旋裝置,但其實早在1959年,品牌已推出Memovox Deep Sea,雖然那個時代仍未有NIHS標準,但腕表的抗水力已經備受用家信賴,同時這也是世上首枚具備鬧鈴功能的潛水腕表,當時積家的製表師是幾經艱難才把腕表的鬧鈴轉變成聲學訊號,以提醒潛水員是時候浮出水面。Memovox Deep Sea隨後推出歐洲及美國版本,證明了它的受歡迎程度。

五十多年後的今日,品牌追本溯源,推出1959 年Memovox Deep Sea的復刻表款,取名為Memovox Tribute to Deep Sea,打正旗號向經典致敬,原是歐洲版本的款式,復刻為僅959枚限量版,美國版則復刻為boutique edition,全球只有359枚。為了尊重前作,兩款新作的改動並不大,機芯與時並進,優化為Memovox 956自動機芯,震頻為每小時28,800次,動力儲存45小時,防水一百米。在外形方面,精鋼表殼直徑由原先的39.8mm,稍為增大至40.5mm,其餘的維持不變,好像雙表冠設計:位於2:00位置的用於鬧鈴調校與上鍊,位於4:00的則負責調校時間與為機芯上鍊。精鋼黑色外圈、用來調校響鬧時間的中央轉碟,以及壓克力弧形表鏡,就是由舊作完全的移植過來。


兩個復刻版本基本上大同小異,只是表面設計有一點點不同,歐洲復刻版的較為簡潔,純黑色的表面上,尖形小時刻度、三角形響鬧指示及時分指針塗上褐色螢光物料,凸顯懷舊氣息;美國復刻版的較為豐富,除了全黑色面盤外,亦加了銀色分鐘外圈,刻度以每五分鐘為單位;中央轉碟上除了指示響鬧時間的三角指標外,還有「Deep Sea Alarm Automatic」字樣及積家的「LeCoultre」懷舊logo,兩者售價一樣,同是約九萬三。

Panerai
Luminor 1950 3 Days 47mm PAM 372

Radiomir跟Luminor,本來是兩種夜光物料的名稱,到了現在,卻成了Panerai的兩大款式,而這枚復刻版本就採用了當年由Radiomir轉化成Luminor交接時期推出的設計。名為Luminor 1950的表殼款式,直徑47mm,特點是既擁有Luminor的壓入式表冠及護橋,又有Radiomir的渾圓枕形線條。


Luminor 1950又不是第一次推出復刻,為何需要重點介紹這枚PAM372?看看表面,中央的「Luminor Panerai」字樣,不再是印製而成,而是跟早期的款式一樣,把字體鐫刻在表面之上,單是這一點已經值回票價。除了品牌字樣外,三文治夾層表面也是一眾粉絲最愛,美觀之餘也能把大量淡褐色夜光物料夾在中間,其光芒由上層表面的鏤空數字及條子小時時標中透出,時、分指針上則塗上同樣的淡褐色夜光物料,懷舊味十足。

PAM 372採用全新P.3000機芯,備有雙發條盒,動力儲備達96小時,震頻每小時21,600次,限量三千枚,售價待定。

Radiomir 3 Days Oro Bianco 47mm PAM 376
繼PAM249及PAM349之後,今年品牌又再推出集羅馬數字及亞拉伯數字於一面的California dial款式。這充滿Art Deco影子的表面設計歷史,可以追溯至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那時此設計大為流行,但為何把兩種字款放在一起則沒有十分明確的記載,只知大概由Rolex首創,有說是方便當時的推銷員可以一枚表來向客人展示兩款不同的數字時標;又有說這個表面是在美國加州進行翻新,所以就被稱為California dial。

在Panerai而言,首枚California dial出現於1936年,在當時意大利軍方委託品牌製作的腕表中,就有一枚以此造型出現,除了表面款式出自Rolex外,機芯也是來自Rolex,這亦屬Panerai的最早作品之一。


PAM376跟之前的California dial復刻版本,最大的不同在於機芯,腕表採用了新登場的自家製P.3000機芯,這全新設計的手上鍊機芯,獨特之處在於一個「大」字,機芯本身直徑有16.5法分、厚5.3mm,跟當年的經典尺寸相若,而且備有雙發條盒,動力儲備達96小時、13.2mm的擺輪,震頻每小時21,600次、橋板的尺碼比過往的較大型,顯得加倍穩固。

要安放這枚巨大機芯,一枚直徑47mm的Radiomir表殼絕不可少,用上白金為物料令這枚限量版更為矜貴,在Plexiglas樹脂玻璃之下,深啡色的表面令懷舊褐黃色螢光塗層時標及指針更為突出,透過藍寶石水晶表底可欣賞到這枚新機芯的運作,限量299枚,售價待定。

JeanRichard
Bressel Hommage「Daniel」

這是品牌為紀念創辦人Daniel JeanRichard而推出的限量版腕表。1665年,Daniel JeanRichard出生於la Chaux-de-Fonds和Le Locle之間,一個名為Bressel的小村莊。1681年,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枚鐘表作品,並著手成立自己的製表工坊。他打造了一座製表機器供同業使用,且培育出許多弟子。今年推出的致敬作品,就是以他在1710年親手製造的一枚懷表作設計藍本。


這枚別名為「Daniel」的懷表,僅以一枚藍鋼時針來顯示時間,用上純銀打造表殼,加上12:00位置日曆視窗,在那個年頭是真的絕無僅有。而由於懷表的表鏡能打開,所以在琺瑯表面上略經浮雕處理的小時時標,方便以觸感「讀取」時間。搭載的立軸式擒縱機芯,更配備芝麻鏈傳動,將發條盒的動力平均地輸出。

無論在機芯功能,抑或在表殼物料上,今日的Bressel Hommage「Daniel」,整體上跟舊日的懷表「Daniel」有著很大分別:直徑38mm的玫瑰金表殼,線條高貴優雅,白色漆面表面,令人直接聯想起懷表的琺瑯表面。而表面的處理與裝飾也與舊作看齊:好像手繪黑色羅馬數字時標、纖長柳葉形的藍鋼指針、位於3:00位置以紅色數字顯示的日期視窗。機芯則使用品牌自家製的JR1000自動機芯,震頻為每小時28,800次,動力儲存為48小時,大家可透過藍寶石水晶表底,欣賞機芯的細緻造工。腕表限量三百枚,每套附上一枚腕表及一枚珍貴懷表,以見證不同年代的鐘表變化,同時慶祝這枚偉大懷表誕生三百周年,售約七萬三。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