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ier Santos de Cartier 歷史由它創
Santos不只是Cartier最重要的腕表系列,在腕表歷史上還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Santos的出現,為業界開創了不少先河。沒有它,現今腕表的發展應該會變得不一樣。
Santos的故事始於1904年。事源巴西著名飛行先驅Alberto Santos-Dumont認識Louis Cartier後,向這位同樣充滿冒險精神、勇於革新的朋友抱怨,說在駕駛飛機時,需要從口袋拿出袋表才能查看時間是非常之不便。於是,Louis Cartier花了3年時間設計和開發,從一款正方形袋表獲取靈感,為他製作一款搭配皮帶、可佩戴在手腕上的腕表。那時候,這款只此一枚的Cartier腕表還未有它的名字。Alberto Santos-Dumont對於好友為他製作的腕表相當滿意,可輕鬆讀取時間又不會對手腕構成負擔。當他在1906年11月進行歷史性的首次飛行,在手腕上陪著他在空中飛行了21.5秒的就是這枚尚未有名字的Cartier腕表。而這一飛,火紅了Alberto Santos-Dumont和他的Cartier腕表。

這枚正方形的Cartier腕表,設計簡約、型格並且著重功能性。它擁有比袋表更堅固的表殼,表鏡是以表圈配合8顆螺絲固定,不但有助加強整體的堅固度,外露的螺絲亦令人聯想到Alberto Santos-Dumont所駕駛的飛機外殼或法國巴黎鐵塔上的鉚釘。至於採用放射式排列、充滿裝飾藝術風格的羅馬數字時刻,中間配以正方形路軌式分鐘刻度,其形態就像駕駛飛機從高空俯瞰圍繞鐵塔的巴黎街道一樣。
Cartier大約在1908年開始為少數客人訂製這款正方形腕表,其後在1911年正式以Santos的名字全面量產,既有鉑金也有黃金版,尺寸為24.8 x 34.2mm。以現今標準看,幾乎比女裝Santos還要細小。負責驅動的是由LeCoultre提供的機芯。至於最初設計給Alberto Santos-Dumont的那一枚Cartier,也因此被正式確認為Santos的prototype,標誌著Santos的誕生。
Santos誕生的故事現在看似不感覺很戲劇性,要知道Santos所誕生的1904年,市場上其實還未有男裝腕表出現,當時普遍認為腕表是女士們的飾物,以裝飾為主鑲嵌珠寶的設計並不適合男士佩戴,而且袋表又大多都是圓形的。所以,試想想當其他人看到Alberto Santos-Dumont戴著設計與他的飛機是如此相襯的正方形Santos腕表時,臉上究竟會是甚麼表情?明顯地,這位巴西飛行之父在不知不覺間成為了Santos最早亦是最佳的代言人,而這亦是腕表在1911年正式量產時正式命名Santos-Dumont的原因。
儘管1904年的Santos還只是試作品,無可否認它在歷史上具有開創性的地位,將市場由袋表時代推向更現代化的腕表世代。Santos不僅是世界上第一枚男裝腕表,更是世界上第一枚正方形腕表,亦是第一枚專為飛行員而設的飛行腕表,也是世界上首款針對特定用途而開發的實用型腕表。而當Santos在1911年正式量產,也就理所當然成為世界首個男裝腕表系列了。
10件要知道有關Santos的事

1
第一件要知道有關Santos的事,當然是它的誕生。一如前文所講,是1904年Louis Cartier為Alberto Santos-Dumont製作的那一枚腕表,標誌著Santos的誕生。而系列正式在市場推出,是在7年後的1911年。
2
戴Santos的名人數之不盡,例如Tom Cruise在2022年到韓國宣傳《Top Gun: Maverick》便戴過Santos。至於Santos在電影出現的次數亦不少,最為人記憶猶深是Michael Douglas在1987年《Wall Street》中飾演的Gordon Gekko便戴黃金Santos,與他在紐約財經界打滾、對財富和權力的渴望十分相配。另外Jesse Plemon在Netflix的《Windfall》中也都戴著Santos-Dumont。只要隨便在網絡上搜尋,很容易就能找到大量荷李活影星選擇Santos陪伴他們走上奧斯卡紅地氈的相片。
3
Santos的路軌式分鐘刻度很會彈出彈入,最早期是設於羅馬數字時刻的外圍,不過很快便移至內側,亦即靠近表盤中心的位置。後來在1980年曾被移至表盤外側,直在1982年又再次改回原位。至於現今,Santos de Cartier是在內側,Santos-Dumont則是在外圍,各具特色。

4
超細小的「Cartier」字樣並不一定出現在固定的時刻中,例如1975年時多數隱藏在7:00鐘「VII」的「V」字中,後來在1980年變成了10:00位「X」的一部份。

5
自1904年以來,Santos的設計其實都經過不少微調。當中在1978年Santos第一次大變身,系列名字改為Santos de Cartier(不過我們依然慣常簡稱Santos),造型更顯強壯,首次推出金鋼和不鏽鋼款式,並配以一體式金屬鏈帶,以滿足當年市場對高級運動腕表的渴求。
6
自1904年以來,Santos的設計其實都經過不少微調。當中在1978年Santos第一次大變身,系列名字改為Santos de Cartier(不過我們依然慣常簡稱Santos),造型更顯強壯,首次推出金鋼和不鏽鋼款式,並配以一體式金屬鏈帶,以滿足當年市場對高級運動腕表的渴求。

7
2009年,Cartier推出鏤通機芯9611 MC,是品牌首款完全自製的鏤通機芯,率先套用於Santos系列中,而機芯搭橋結合羅馬數字時刻的設計,令腕表報時前所未有的清晰易讀。
8
2018年,Cartier推出新一代Santos,表圈不再是正方形而是上下延伸至表殼邊緣,令表殼與表帶尤其鏈帶有更一體化的視覺效果。這年開始全面搭載自家機芯,表殼亦變得更薄更貼服,鏈帶還加入創新不需要任何工具就能分別裝拆表帶和鏈格的QuickSwitch和SmartLink設計。

9
2024年,Santos在經過120年發展後,終於首次推出GMT型號。
10
除了系列首款GMT,Santos在2024年亦推出系列首款指針逆行大玩時光倒流概念的型號Santos-Dumont Rewind。

Santos de Cartier Skeleton
Santos自於1904年面世後,無論設計經歷過幾多次微調,造型幾乎都沒有大改動過,仍然是以圓角的方正表殼加上8顆螺絲外露表圈的經典組合,功能更多是基本兩針或三針。直至2009年,Cartier隨著成功開發品牌首款完全自製的9611 MC手上鍊鏤通機芯並率先套用於Santos系列中,Santos百年不變的外觀終於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通透得任何人都見得到它的改變。
9611 MC是以8000 MC自動機芯為基礎所開發而來的鏤通機芯,刪去了自動上鍊的機制,換為更纖薄的手上鍊款式,透過雙發條盒提供相當實用的72小時動力儲備。論功能,講機械結構,9611 MC都不複雜,但其設計最令人驚嘆之處是其夾板和主基板,竟然能夠根據Cartier標誌性的放射式羅馬數字時刻的造型來鏤通,使其鏤通造型不但呈現接近完z,充滿現代建築的結構美之餘,中心位置連接羅馬數字的四方形搭橋,既呼應Santos的四方形表殼,亦帶有傳統Santos表盤的四方形分鐘刻度圈的影子。能夠在相對傳統的表型上採用如此大膽的鏤通設計,而最終又能夠得到極之和諧且富現代感的視覺效果,Santos Skeleton可謂現代鏤通腕表的典範。
至於Santos Skeleton的款式方面,最新推出是以全黃金製作的Large大型版本,表殼、7邊形表冠和鏈帶都是以實金製造。所搭載的9612 MC機芯,羅馬數字形搭橋上綴有與表殼及劍形指針相襯的黃金裝飾,亦大大增加表盤的層次感。雖然或多或少遮蓋了機芯的直紋修飾,但機芯經過大幅鏤通的設計,想欣賞機芯的修飾工藝還是非常容易。黃金表殼直徑為39.7mm,厚度9.08mm,防水100米。除了黃金鏈帶,還隨表附送多一條啞面灰色鱷魚皮帶。兩條表帶均設有QuickSwitch系統,可隨時更換表帶而不需任何工具。
SPECIFICTION:
黃金表殼 / 直徑39.7mm / 9612 MC手上鍊機芯 / 72小時動力儲備 / 時、分功能 / 黃金鏈帶及鱷魚皮表帶 / 防水100米 / 約售$550,000
Santos-Dumont Skeleton Micro-Rotor
2023年在日內瓦Watches and Wonders表展的Cartier展館內首次看到這枚大型款的鏤通Santos Dumont時所感到的震撼,至今過了兩年仍然記憶猶新。感覺震撼的原因,是表盤左下角的迷你上鍊擺陀居然是一隻半立體的雙翼飛機。說它半立體,是因為突出於迷你擺陀的機尾部份是立體的,而機首和機翼則是以浮雕方式與擺陀連成一體。由於擺陀上刻有經緯線,整個迷你擺陀就像是飛機在地球上穿梭的一幅畫,帶來了無盡的想象空間。而Cartier之所以如此天馬行空地設計這款鏤通Santos-Dumont,是想藉此設計向偉大的飛行家Alberto Santos-Dumont致敬。
在2019年以全新面貌推出市場的Santos-Dumont,原本就是向這位飛行冒險家以及1904年首款Santos致敬的腕表系列,所以當Cartier為此系列設計新的鏤通腕表,他們就想到了這位飛行先驅既是飛行員也是一位發明家,總共設計過22款飛機,擁有多項專利技術,當中便包括了在9629 MC鏤通機芯的迷你擺陀上的這一款La Demoiselle小型飛機,是他於1907年所創製的大作。為了將微型自動擺陀設計成為這款飛機的模型,Cartier的腕表工作坊耗時足足兩年才能開發完成,而機芯的零件總數為212個。
SPECIFICTION:
不鏽鋼表殼 / 直徑31mm / 9629 MC自動機芯 / 時、分功能 / 鱷魚皮表帶 / 防水30米 / 約售$243,000
Santos de Cartier Dual Time
近期很多人都講初心,究竟Santos的初心是甚麼?是男裝表?Santos是。是運動表?現今的現代Santos更是。但講到飛行腕表,Santos除了擁有清晰無比的報時設計,包括大型指針配以特大羅馬數字時刻和簡單直觀的路軌式分鐘刻度以外,這百多年來似乎都沒有特別加入過一些與飛行直接扯上關係的新功能。早幾年終於有計時功能了,但計時功能可不一定與飛行有關,直至2024年終於迎來了很適合佩戴著腕表進行國際穿梭的Dual Time,也就是我們慣稱為GMT的兩地時間顯示功能。
為了在表盤增加多一個時區顯示,傳統做法是增加多一支GMT時針,這方面Cartier都不例外,不過這支GMT指針可不是傳統設於表盤中心的中央式,而是安放在6:00位一個小表盤,以簡單3、6、9、12數字來顯示居住地時間。至於區分居住地時間的日夜任務,就交到這個小盤上方一個小巧的黑白色小圓窗負責。Cartier之所以選擇採用這個方式來顯示兩地時間,是因為這能夠盡可能保留到Santos傳統表盤簡潔清晰的幾何之美。試想像一下,假如表盤多了第四支三角GMT指針,然後表盤外圈甚至表圈上再多了一重24小時刻度的話,這還會是120多年來堅守自我設計風格的Santos嗎?
Santos Dual Time屬於大型不鏽鋼表款,尺寸是40.2 x 47.5mm。表盤為近年開始流行的煤炭灰色,飾有太陽放射紋。隨表附送兩條表帶,一條是不鏽鋼鏈帶,當然有齊QuickSwitch和SmartLink的設計,方便隨時更換另一條附送的灰色鱷魚皮帶。

SPECIFICTION:
不鏽鋼表殼 / 直徑40.2mm / 自動機芯 / 時、分、秒、日期、兩地時間功能 / 不鏽鋼鏈帶及鱷魚皮表帶 / 防水100米 / 約售$72,000
Santos de Cartier
Cartier在120年前推出Santos,充份體現品牌無所畏懼的創新精神,而這種力求改變與革新的風格,一直延續至這款採用了深綠色表盤的Santos之上,尤其表盤帶有極之精細的放射飾紋,在光線反射下所帶來的漸變效果,不但令表盤看來比實際更具深度與層次,配合立體金屬羅馬時刻而非傳統的印刷字,其光芒更令表盤以至整枚腕表都散發更強烈的金屬質感。要做到如此驚艷的效果,全靠工匠以手工在金屬表盤塗上了一層非常纖薄的綠色真漆,使表盤帶有足夠實淨的顏色而又呈現出獨特的透明感,再配合白色指針和刻度所帶來的色彩對比,將腕表的深邃與美麗升華至更高層次。
這款充滿大自然氣息的綠面Santos,屬於不鏽鋼中型表款。表殼直徑35.1mm,表耳到表耳的尺寸為41.9mm,尺碼上對比大型款式來得較中性,無論是男士或女士都非常適合佩戴。由於表殼與表耳呈一定弧度,加上不鏽鋼鏈帶具備Smartlink設計,按壓鏈節底下的按鈕就能輕鬆拆卸鏈節,調校鏈帶長短話咁易,想腕表輕鬆與手腕貼服,簡單快捷。對了,情人節將至,既然調校鏈帶長短是如此簡單,買枚綠面Santos與伴侶一表兩人share戴也是不錯的。

SPECIFICTION:
不鏽鋼表殼 / 直徑35.1mm / 1847 MC自動機芯 / 時、分、秒功能 / 防水100米 / 不鏽鋼鏈表帶 / 約售$55,500
Santos-Dumont
近年Cartier對於色彩的運用愈來愈大膽,除了整表散發濃厚如黑白菲林單色調monotone感覺的Santos de Cartier Dual Time,以及風格十分清新很有生命力的深綠面Santos de Cartier之外,設計向首代Santos致敬、走復古優雅路線的Santos-Dumont亦同樣大玩顏色,擁有一款色彩對比極之強烈的藍面黃金款式。
讀過美術的應該知道,當兩種屬於對比的顏色走在一起,不但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兩種顏色還會起互補作用,使彼此的色調看來更覺鮮明。當目光放在這款Santos-Dumont的黃金表殼或金色指針和刻度上,會有種藍色表盤更覺深邃的感覺。而當目光聚焦於藍色表盤上,又會顯得黃金的部份更覺耀眼眩目。其實Cartier除了將色彩運用得如此乖巧,還在表面處理上略施小技,就是表殼、表圈和表盤的表面均採用了不同的處理手法,中間帶有機刻放射紋的表盤是磨砂啞面,表圈則是鏡面拋光,而黃金表殼的正面是垂直拉絲,左右邊緣又是拋光倒角,再加上鏡面的指針和小時刻度,反光與不反光的交錯運用,令腕表的視覺效果更具層次,也更具深度。
這款黃金Santos-Dumont屬於大型表款,表殼尺碼是43.5 x 31.4mm,相較同樣是大型款的Santos de Cartier明顯更纖細,並且得益於搭載石英機芯,7.3mm的厚度不但更接近1904年的初代款式,佩戴上也顯得更加貼服手腕。

SPECIFICTION:
黃金表殼 / 尺寸43.5 x 31.4mm / 石英機芯 / 時、分功能 / 鱷魚皮表帶 / 防水30米 / 約售$1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