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ier ID TWO顛覆能量
《聖經》說,神創造天地。第一天有光,第二天有空氣有水,第三天有地有海……第六天創造人類。筆者有幸於2009年及今年於瑞士見證卡地亞的concept watch ID One及ID Two誕生,回來後不期然想起以上的「創世紀」描述。對,是有點誇張。但那漸進式的開發、那開天闢地的創見、那能人所不能的實踐能力,只是程度上的差異。
來!看全新ID Two前,先來回顧concept watch ID One,以及卡地亞如何夢想成真,將那個concept字眼,狠狠地刪除!
3年前種因
ID,有 identity含義,還代表了品牌3年前定下的Innovation & Development鴻圖壯志。品牌由構思ID concept watch開始,便以「永恆」為終極目標;永恆在塵世間當然是鏡花水月,它們一心追求的,是創製一枚「不用調校」的腕表(The Adjustment-Free Watch)。
ID One也標榜防震,擒縱框架由一個稱為Silent-Block的裝置保護,能抵禦多角度震動。另外真正把潤滑劑踢出腕表的,還得靠一個 ADLC(Amorphous Diamond Like Carbon)技術,當基板、夾板、擺輪軸心、齒輪等經過ADLC處理,便會變得堅硬、防化學性、順滑,完全不需潤滑劑之餘,連寶石軸承也可剔除。最後,ID One被一個以鈦與鈮合金製造、硬度媲美五級鈦的46mm直徑表殼包裹,漂亮地完成神檯級概念任務。
ID ONE
甜美概念果實
3年前品牌說這屬概念作品,本無生產之意,我們見到實物能轉能動,不禁大嘆惋惜。3年過後,發覺他們沒失口齒,不過今天盛況登場的,是這枚盡得ID One精髓的Rotonde de Cartier Astrotourbillon。
ID One內裡的重要元素Carbon Crystal終於成功量產!……看看這枚陀飛輪裝置兼作秒針的腕表會明白,輕巧對其的重要性,當採用了新物料,整個陀飛輪系統連同鉑金平衡塊加起來的重量,也只不過是0.46g。
讀者應該記得,這枚立體運轉式陀飛輪9460MC手上鍊機芯誕生於2010年,而其47mm直徑的表殼,同樣取了ID One的經,使用既輕且硬,既防磁又防蝕更防刮抗震低敏感度的鈮鈦合金製造。腕表限量生產50枚,雖未定價但消息流出不會比2010年版本貴太多。總之,爭不爭崩頭事少,由概念轉化為量產事大,dream come true了!
Rotonde de Cartier Astrotourbillon
ID TWO
有了ID One,才有Rotonde de Cartier Astrotourbillon;簡單的邏輯告訴我們,今天ID Two內裡的天馬行空,將會是明日產品的技術來源。ID Two要革命的,是能量,無論是儲能與釋能,都要顛覆傳統的框框,當中涉及的,不少是3年前的ID One技術,所以品牌坦然:ID One makes ID Two possible!
不說不知,一般機械表所浪費的能量,原來高達75%之多。而ID Two的任務,就是要將白白消耗的能量,透過新物料、新技術、前人沒想過的方法,將之減到最低最低。品牌的研發部主管Edouard Mignon先跟我們說,ID Two要面臨的3大挑戰,分別是增加能量儲存、優化傳動系統,以及降低擒縱系統一直以來的能量消耗。
先說第一項挑戰,增加發條鼓的儲存能量。ID Two的發條鼓率先來個突破……令總儲存能量達32天之多。ID Two第二項要接受的挑戰,就是要把發條鼓的能量,透過一連串的傳動齒輪,有效地輸送到擒縱系統去。……ID Two的最後一項挑戰,是要把游絲與擺輪的效能,得到最「戲劇性」的提升。物料上,都是借鑑於ID One,游絲採用新合金Zerodur、擺輪則為Carbon Crystal,上文已有提及,這兒不贅了。真正的創見,是卡地亞決意摒除能量傳送的天敵──空氣。……
一個數字總結ID Two
資料說一枚ID Two能增加了30%動力,也同時降低50%消耗,我們打爛沙盤問到篤,究竟有沒有一個更一錘定音的數字?品牌總結,若沒加入種種創新元素,ID Two的儲能大約會由32日降到只有8至9日。明白了嗎,ID Two把效能足足提升了3倍!
還要一提,ID Two的42mm表殼採用的是全透明Ceramyst創新物料,由上下兩部分組成,當中不需用螺絲把它們連合,靠的只是大氣壓力。大氣壓力?對,剛才不是說過ID Two內裡是被抽真空了嗎?不過,真空也有限期的,縱然品牌已在表殼加上納米墊片及微型多孔質料,但大約10年後空氣還是會慢慢竄進去的。那10年後怎算?今天卡地亞的專才也不能解答你,但相信10年後的ID,已經去到three、four、five了……
詳情請參閱Spiral Vol.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