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onld & Son 雄獅再突破
英國品牌Arnold & Son,去年贏得我們「十大游絲頒獎典禮」的「年度表現突破大獎」,所以今年在參觀品牌廠房期間,公關人員笑問:「今年又會頒甚麼獎給我們呢?」不看尤自可,一看便看到Arnold & Son今年一口氣推出了5款全新複雜機芯,看得我們目瞪口呆,這成績可謂冠絕今年Basel所有品牌。甚麼獎?是「突破再突破」獎?還是「最目瞪口呆」獎好呢?你告訴我吧……
英國品牌Arnold & Son,去年贏得我們「十大游絲頒獎典禮」的「年度表現突破大獎」,所以今年在參觀品牌廠房期間,公關人員笑問:「今年又會頒甚麼獎給我們呢?」不看尤自可,一看便看到Arnold & Son今年一口氣推出了5款全新複雜機芯,看得我們目瞪口呆,這成績可謂冠絕今年Basel所有品牌。甚麼獎?是「突破再突破」獎?還是「最目瞪口呆」獎好呢?你告訴我吧……
我們有幸成為大中華首家深入Arnold & Son廠房福地採訪的傳媒,它位於瑞士La Chaux-de-Fonds山區,地方不算太大,員工大約200人,分有25個工種,其中有15%員工負責品質控制,表匠多達25人。這裡除了造機芯,也製造表盤,年產量達5至7萬。Arnold & Son每年造這麼多枚腕表嗎?不不不,品牌自己每年使用的機芯,大約1,200枚左右,事實原委是品牌早前給La Joux-Perret機芯廠收購,所以廠房也提供機芯給Corum、Hublot(以及一大堆不能告訴大家的名字)……等等瑞士頂級鐘表品牌;也因為Arnold & Son擁有自家機芯廠房,所以成本更容易控制,今年登場的一枚計時陀飛輪只售70多萬,肆問坊間那裡找?之後的發展,是Citizen再把La Joux-Perret收購,不過暫時未看到兩者有甚麼技術及產品互通,或是甚麼協同效應等。
皇族與航海
去年我們做過一個「睡醒雄獅」的專題,當中Arnold & Son是一分子。稱得上「雄獅」,想當年定必叱吒風雲過。參觀廠房前,有必要先回顧一下他們的豐功偉績。顧名思義,Arnold & Son,是一個父與子的故事,只是這個故事來得顯赫一點,也感人一點。早在1736年,John Arnold生於英國Cornwall,由於父親是表匠,所以John從小便對鐘表滿有興趣,當學徒之後19歲便前往荷蘭,學成深造後回國,適值英國政府要解決航海船上計算經度的問題,John Arnold便在1764年成立自己的公司,一心打造精密的航海儀器及鐘表。當年,John打造了一枚最細小的打簧表,在擒縱上鑲了紅寶石,再把之放入小小的戒指內,呈獻給英皇喬治三世;自此,Arnold & Son便成為航海鐘表的翹楚,也是皇族最愛,紅得連拿破侖也欽點他製造座鐘,送給米蘭天文台。另外,品牌於1778年製造編號「36」的袋表,是首枚「天文台表」,而chronometer這代表超級精準的代名詞也一直沿用至今。再其後,Arnold & Son發明了鎖簧式擒縱、螺旋游絲、雙金屬擺輪等,對鐘表界可謂貢獻良多、惠澤後世。
陀飛輪悼念
識英雄,自然重英雄。John Arnold跟來自法國的Abraham-Louis Breguet(陀飛輪的發明人)惺惺相惜,他們感情要好,好得互相收對方兒子為徒,傾囊傳授製表技術。兒子學成後於1796年回到爸爸公司效力,可惜爸爸卻於3年後逝世。Louis Breguet心痛不已,當他發明了第一台陀飛輪裝置後,便安裝在一枚計時袋表裡,並將之送給故人之子,亦即自己愛徒Roger Arnold;而這枚陀飛輪計時袋表,現正珍藏於大英博物館內。失去父親的Roger Arnold沒有躲懶,繼續把Arnold & Son做得有聲有色,隨後的跳字小時航海鐘、規範式指針、中央大秒針等,都是自力更新的代表發明。經歷三個世紀變遷,Arnold & Son依舊保存了傳統英式美藝,包括秀麗的圓殼比例、3/4機芯夾板、斧頭狀的擺輪搭橋、方便航海員調校的大表冠等等。而腕表則分為兩大系列,Royal走傳統英式古典設計,滲透著皇室的瑰麗氣質;Instrument系列則以航海為設計縱軸,沒忘記品牌當年替英國皇家海軍的貢獻。
三色分工
比起傳統如Zenith、Blancpain、Minerva等歷史悠久品牌,Arnold & Son是新簇先進的;如與Cartier、Tag Heuer相比,Arnold & Son又缺少了一點現代化。但稱得上manufacturer,Arnold & Son也不是省油的燈,內裡設備及機械結合傳統與先進,加上要應付5至7萬的年產量,所以原材料一點不少,我們經常看到大大塊、大大條、大大卷的不同金屬。在廠房內要知道自己身在何方不困難,只要看顏色便行了,身穿藍色外衣的員工主責生產,所有切割、清洗、電鍍、打磨、修飾、雕刻等都是其工作範圍;紅衣的則主事QC,準確度、撞擊度、按鍵按壓次數、溫度測試、防水性能,統統要及格才能付運。最後還有穿白衣的,他們都是watchmakers,當中有3張工作檯是專給製作超複雜機芯,這類作品通常由一位watchmaker由頭到尾裝嵌,責任與成就一人承擔。
小薄片大雕功
如果你算術快心水清,1764年起到今年正好是250周年紀念,怪不得今年品牌如此積極,在Basel表展一口氣推出了5枚全新複雜機芯。在參觀廠房時,我們遇上一位年輕貌美的雕刻師,她叫Sophie,24歲,在這裡工作了4年,當日她全神貫注地在一片薄薄的金屬片上雕雕雕,看真了,原來是一塊自動擺陀,而上面雕琢的正是250周年紀念裝飾。看著設計圖才得知,一塊如5毫硬幣大小的薄片,內裡原來要雕琢如此多細節部位,怪不得Sophie氣也沒大力吸一口,手和心都靜如止水,她表示要完成一片雕刻,沒有4小時根本不可能。
Basel 2014 新作如前文所說,今年Arnold & Son推出了5枚很精采的複雜作品,每枚都獨當一面得可登上開版大相。這裡篇幅所限,只選來3枚跟大家介紹。
本文的開版相為Instrument DTE,即Double Tourbillon Escapement的意思,它備有兩個陀飛輪、擺輪、gear train,兩個表盤顯示兩地時間。左右兩個陀飛輪以紅金製的表橋貫連,稍側觀看,立體感非同小可。43.5mm表殼以18K紅金打造,內搭90小時能量儲存的A&S8513手上鍊機芯。(限量28枚,$1,637,300)
這版上圖是Instrument DSTB,就是Dial Side True Beat,意思就是,把true beat的構造坦白出來!大家看到的不只是跳秒指針,還有齒輪、槓桿、以及3個以黃金打造的跳秒表橋。怕大家看不清楚,秒盤也徹底用上透明的藍寶石水晶玻璃,技藝和觀賞度又提升一級。看相片真的不夠,建議大家上YouTube找找相關片段,見識一下跳秒是如何運作。腕表搭載自家研製A&S6033自動機芯,由229件零件組成,安置在直徑43.5mm的18K紅金表殼內。(限量50枚,$368,200)
左圖較小的,是結合了兩項複雜功能——計時和跳秒的Instrument CTB。它是為慶祝品牌250周年而來,是世上首枚跳秒計時表,也是筆者認為最漂亮的一枚。它布局優美典雅不特止,銀白表盤,上為時分盤,下為計時分盤;主角是中央兩支藍鋼指針,一支主導秒針計時,一支專注跳秒;如果遇正0秒開始計時,你便會看到一支針以跳秒走動,另一支以頻密小幅度走動,一追一逐,十分有趣。($210,600)
Instrument DSTB
Instrument CTB
Interview with Fabien DutriauxVice President Sales of Arnold & Son
(Text:Douglas Sung)
跟Fabien做訪問,不會有冷場的,口才了得之餘,最難能可貴是熟讀自家品牌,對型號設計如數家珍,對機械原理也暸如指掌,若然沒時間細閱上幾頁的品牌介紹,找他談上半小時,也會變成Arnold & Son專家。
表展期間造訪了廠房,和Fabien日對夜對,才數月而已,又來香港找我們相聚?實情是,早前在東方表行舉行的展覽,就是品牌周年慶祝活動之一。沒煙火晚宴嗎?沒邀請紅星助陣嗎?Fabien斬釘截鐵地否定了。「今年品牌踏入250周年,卻不會有大型慶祝活動,我們更寧願,將資源投放在研發機芯上,推出跟品牌根源息息相關的新作品,並到世界各地跟表迷分享。自2007年重新進軍香港起,這裡一直是其中一個最活躍的市場,所以今天我便來了。」沒沉溺虛無的市場宣傳手段,實實在在造機芯造表,才是腕表生產商的真正風範。當然他不會空手而來,伴隨他的是今年空群出動的5枚新表,和5台全新機芯。一年之內新機芯如此多,有避重就輕嗎?「我們現時已擁有逾10款自家機芯,今年的新作,也是全部由零開始,沒有在現役基礎新增模組,也沒外購機芯。需知道,我們的機芯都沒有騙人的本錢,以TB88為例,機芯反轉顯示於表面,在沒有表盤掩護之下,一旦用上別人的機芯便無所遁形了。」
跳秒是Arnold & Son的DNA,但人望高處,可有想過大量製作其他複雜款式?「的而且確,我們幾乎每年都有一枚全新跳秒作品,去年從缺之後,今年便有DSTB和CTB登場。因為我們獨立營運,創作其實可以天馬行空,我們也有能力打造三問、陀飛輪等crazy things,但跳秒是John Arnold製表生涯第二階段最重要的設計,對品牌意義重大,所以我們要維持這項傳統,造新機芯也會以強化跳秒為大前提。」
他也承認,跳秒不是品牌專利,品牌也不是會造跳秒的唯一一個,要突圍而出,不外乎歷史根源和開創性。「跳秒源自天文航海鐘,在汪洋裡,5分鐘的時間誤差,足以令航道偏差150公里,可見準確航海鐘的重要性。我們早在十八世紀已開始製作天文航海鐘,在皇家海軍博物館裡,也有此類藏品。」根源深厚,但品牌可沒不思進取,反而不斷研發創新機制,機芯一體成型,無需加裝模組,更擁有兩項有關跳秒的專利設計,應用於傳動齒輪組和儲能裝置。
宣稱自製機芯的品牌愈來愈多,競爭難免激烈,Arnold & Son在盡量自給自足之餘,也座擁一項絕對優勢:人手打磨傳統。先說腕表和機芯,品牌並沒混水摸魚,坦白表明表扣、表殼、寶石軸承等均向外借兵,但機芯主要部分,由原材料到成品,皆由品牌一手包辦,可以說,整枚表的80%均屬自製。「而且,我們最引以為傲的,就是機芯的打磨和修飾。我們有自家的工藝匠,會造guilloche,會造雕刻,也會以人手替機芯倒角或打磨。人們有時並不明白,機械是不能和人手相比的,在遠距離之外,中價表和高級腕表看來並無分別,但只消細看,便會發覺兩者工藝迴然不同;正如平價跑車的儀錶板上,可能只用上仿碳纖的貼紙,但當你坐進Bugatti的車廂,幾可肯定儀錶板上的就是真正的碳纖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