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itling Navitimer 70周年 | 回顧8款百年靈環形滑尺飛行表 | 歷代logo演變 | 最新Navitimer 6點大解構
說起飛行員專用的飛行表,最常聯想到的名字或許是Breitling Navitimer,這枚誕生於1952年的飛行表,備有獨門飛行滑尺,迄今剛邁進70周年,今年乘勢推出新一代Navitimer系列,備有41mm、43mm和46mm多種尺寸,保留了傳統面貌之餘,又同時衍生現代最熱門的鮮色格調,經典與前衛,各取所需。
放眼表壇,有多少七十年不朽的型號?其實也不少,Blancpain Fifity Fathoms、Cartier Santos、Omega Constellation、Patek Philippe Calatrava、Rolex Submariner等等,但說起飛行表、說起工具表、說起持續生產的型號,許多人皆聯想到Breitling Navitimer。
當2017年品牌現任行政總裁Georges Kern上場之後,第一次大刀闊斧的變革,就是Navitimer系列。看得出他對飛行表情有獨鍾,即使及後Navitimer沒有重磅改動,但Breitling一直特別眷顧飛行表,Ref. 806復刻版、AVI Ref. 765復刻版、Top Time復刻版以及年初問世的Top Time Triumph聯乘版,接迭提升大眾對Breitling飛行表的熱愛及關注程度。 一個品牌的成功之旅,可不能光靠一兩枚爆紅型號,最重要講求穩定持續,熱度才能維繫。珠玉在前,有Ref. 806或Top Time等等等等,有個美好開端;今年適逢七十大壽,Breitling火上加油,新版Navitimer和復刻太空表,推波助瀾經典更上一層樓。
Breitling Navitimer歷史回顧
每一個腕表經典,離不開專業訂造,正如因為要勘察海底,衍生了勞力士的Submariner;又因為要滿足飛行員的需要,Breitling生產了著名的Navitimer。
上世紀五十年代,是飛行領域蓬勃的黃金歲月,尤其是民航客機的誕生。正因如此,飛行員對時計的需求日增,這時候,造就了一個傳奇的誕生。
於1952年,美國航空業者和飛行員協會(AOPA),委託了當時的Breitling掌舵人Willy Breitling,設計一款專為飛行員而設的腕表,協助他們在飛機上進行一切飛行相關的運算,例如平均速度、飛行里程、燃料存量等等。恰巧,在此之前Breitling Chronomat身上已出現實用的Circular Slide Rule(對數滑尺),品牌於是借花敬佛,移植至新腕表的表圈之上,成就了經典Navitimer中的經典環形飛行滑尺。
史上首枚Navitimer名字的由來結合了「Navigation」和「Timer」,意即揉合了領航和計時。腕表的表殼直徑為41mm,表圈飾以無數小圓珠,操作起來更加輕鬆。初期的小圓珠數目,高達125顆,後期省略至93顆左右,每當近年復刻版登場,表迷都在數算圓珠數目,判斷它的年代身份,不失為一個讀時以外的小趣味……
從1954年的初代Navitimer身上發現,表盤印有「NAVITIMER」字樣,亦有代表美國航空業者和飛行員協會的「AOPA」飛翼標記,但卻沒Breitling的品牌名稱,因為那是供給AOPA飛行員專用的款式。最誇張的情況是,一幅Navitimer的宣傳廣告上(上面黃色圖片),印上眾多飛機製造商及航空公司的名字,宣稱他們都向Breitling飛行表投以信任一票,讓品牌擁有「全球航空界的官方供應商」稱號,飛行員腕間到處可見Navitimer的蹤影。
值得一提的是,只有售予AOPA成員的款式,才會在雙翼標記中間印上「AOPA」字樣,後來的版本儘管擁有Breitling品牌名字,又有「NAVITIMER」和雙翼標記,但雙翼之間已消除了「AOPA」字樣,使元祖版本更為矜貴。
8款 Navitimer 的演變
1.
Navitimer Ref. 806 1954年Breitling向AOPA成員供應第一代Navitimer腕表,不鏽鋼殼,搭載Valjoux Caliber 72機芯,表盤印有「BREITLING」和「NAVITIMER」字樣,並有最原汁原味的「AOPA」雙翼標記(圖中這是1956的版本)。
2.
Navitimer Ref. 806 “Twin-Jet” 這是1966年的版本,不鏽鋼殼,品牌自1964年末至65年期間,逐步取替不具AOPA名字的雙翼標記,以稱為「Twin-Jet」或「Twinplane」的雙噴射機圖騰取而代之。
3.
Navitimer Ref. 809 1967年的Navitimer Ref. 809型號,表盤上印有「COSMONAUTE」字樣,加上以24小時模式顯示時間,證明這是1962年誕生的首枚瑞士太空表後裔,只不過12:00位置換上雙噴射機圖騰。
4.
Navitimer Ref. 8806 製於1973年的Navitimer Ref. 8806,內裡的Caliber 11,正是六十年代中期,合Breitling、Heuer、Hamilton及Dubois Depraz之力所創製的首台自動計時機芯,Breitling暱稱這些計時表為「Chrono-Matic」。
5.
Navitimer Ref. 1806 此枚製於1977年的Navitimer Ref. 1806,份屬搭載Caliber 11的第一代Chrono-Matic作品,編號為Ref. 1806,表殼尺寸較大,表圈坑紋粗獷,並配備由1969年開始出現的日曆窗。
6.
Navitimer Ref. 81600 製於1992年的Navitimer,型號為Ref. 81600,經歷過石英危機,機械表於八十年代開始復興,1985年Breitling重新推出手上鍊Navitimer Ref. 81600,開始使用雙翼加「B」字標記。
7.
Navitimer B01 Chronograph 2010年Breitling推出Navitimer B01 Chronograph,採用自家製B01計時機芯,一直沿用至今,此為出廠於2011年、直徑43mm的不鏽鋼版本。
8.
Navitimer 2017年George Kern接管Breitling之後,翌年便改革Navitimer系列,表盤12:00位置以簡單的「B」字圖騰代表品牌,但保留了4:30位置的精緻日曆窗。
Breitling Navitimer logo變變變
七十年以來,Breitling的標誌不斷蛻變,當中以AOPA雙翼最為經典。
1958年的AOPA雙翼標記。
1959年的雙翼標記,但除掉了「AOPA」字樣。
1965年的「Double Plane」雙噴射機標記。
1985年更新後的雙翼標記,中間加插了「B」字。
2014年的B字雙翼標記,改用鑲貼模式。
2018年簡單的「B」字標記。
解構環形飛行滑4大用途
1952年Breitling所創製的環形飛行滑尺(Slide Rule),目的是為了方便飛行員在腕表進行簡單運算,畢竟那個年代並沒智能電話,就算有戴上手套也不太容易感應得到……環形飛行滑尺能計算出甚麼?大概而言,包括乘法運算、除法運算、里程換算、匯率換算等。
1.
乘法運算 先將外圈的乘數,旋轉對準內圈的單位基準刻度紅字「10」,此時內圈被乘數的刻度便是運算結果。假如要計算12 x 7,圖中外圈乘數為「12」,看看內圈被乘數「7」,對準的數值就是「84」。
2.
除法運算 將被除數的外圈數值刻度,旋轉對準除數的內圈刻度數值,然後在內圈單位基準刻度紅字「10」對準的刻度尋找答案。假如要計算120÷4,先將外圍刻度被除數「12」(即120)旋扭至對準除數「4」(即40),這時看看內圈紅字「10」的位置,便可知道答案為「30」。
3.
海里/英里換算 內圈刻度備有「NAUT海里」、「STAT英里」和「KM公里」,海里和英里的轉換最容易讀取,例如想知道60英里等於多少海里,可將外圈刻度「60」旋轉至對準「STAT」,然後尋找內圈「NAUT」所相對的外圈刻度,便知道答案是「52」。
4.
匯率換算 假設英鎊跟瑞郎的匯率為1:1.5,可直接將外圈代表1.5匯率的「15」旋轉至對準單位基準刻度紅字「10」,此時內圈就是英鎊,相對的外圈就是瑞郎價值,舉個例,內圈的「40」英鎊,便等於相對的外圈「60」瑞郎。
2022年新款 Navitimer B01 Chronograph
打從2017年Georges Kern入主Breitling出任CEO之後,由他發施號令的第一個習作,就是2018年的Navitimer1系列,重申系列在品牌旗下鐵打不動的地位。及後,品牌先後改造了Chronomat、Superocean、Premier等系列,今年可能實現了Georges Kern心目中最重要的一個五年計劃,徹底更新經典中的經典Navitimer。
或許在表迷心底裡,始終對傳統黑面或銀面Navitimer帶有情意結。但今年全新的Navitimer系列,無論是41mm、43mm或46mm尺寸,均注入了現代色調,46mm版本新增了深綠色,41mm版本的薄荷綠搶眼鮮明,更甚是43mm版本,在冰藍面、三文魚色面和薄荷綠面等新色之間,的確有魚與熊掌之難題,畢竟「why not both」不是很現實很合理的做法……品牌公關宣稱深綠面46mm款式訂單最多,大家不妨作個參考。
之後品牌再加推國泰綠聯乘版Navitimer,色調同樣誘人。
2018年的Navitimer1 B01 Chronograph 43。
2022年的Navitimer B01 Chronograph 43。
同樣的43mm直徑款式,對比2018年的版本,新一代Navitimer基本韻味依然,只是細節位作出微調,而且數目不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六個地方:
- 品牌最經典的飛翼標記回歸,座落表盤12:00位置,取代上一代的「B」字標誌。不過要留意的是,這個飛翼標記並沒有「AOPA」字樣。
- 最玄門正宗的Navitimer,起初是沒有日曆窗的。配合現代需要,不是不可以加入日期,但這次棲身6:00位置,融入12小時累計盤之內,比起以往4:30方位更對稱平衡。
- 環形飛行滑尺才是Navitimer的第一男主角,為了令賣相更趨簡約,新款表盤外緣捨棄了測速計,再沒那麼多接踵摩肩的數字。
- 上一代款式的中央計時秒針,末端飾以「B」字圖案,新品去蕪存菁,視覺上更簡單清秀。
- 大家可能不容易察覺,2022年版本的坑紋表圈跟往常有所改變,齒牙形狀變得扁平,減了一分鋒利,但又無損其獨特個性。
- 若然將兩代Navitimer戴在手上,大概會發覺腕表瘦身初步見效,舊版表殼厚度為14.25mm,新版減至13.69mm,飛行表難免臃腫的謬誤再站不住腳了。
新一代Navitimer搭載2009年面世的B01自製計時機芯,配備導柱輪和垂直離合裝置,動力儲備達70小時,規格稱得上現代計時表的模範,難怪2017年Tudor也曾拉攏Breitling合作,將B01機芯移植至他們的Heritage Black Bay身上。另外從透明表底可見,上鍊擺陀比以往剔透,欣賞機芯倍覺視野廣闊。
Specification: 表殼:不鏽鋼或紅金 直徑:41mm、43mm或46mm 機芯:B01自動機芯 功能:時、分、小秒、計時、日期 動力儲備:70小時 防水:30米 約售:$67,200-$298,0000
Text:Douglas Sung / Photo:Kauzrambler、Dougl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