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ier 型男是枕樣的?

答案是戴著Drive de Cartier的……
Ballon Bleu de Cartier販賣的是圓滿夢幻,活潑型才貼切;
Cle de Cartier是枕中帶圓,線條流麗,嫵媚多於硬朗;
Drive de Cartier是卡地亞10年內第3款全新系列,直率枕殼,輪廓呈現男士才對勁的剛烈。

為甚麼要重男輕女?不要忘記卡地亞第一枚腕表是給誰造的?是Louis Cartier的男性飛行家朋友……追源溯本沒有錯吧!
為甚麼又出玫瑰金又出鋼殼?玫瑰金承襲了品牌的貴氣氛圍,不鏽鋼是迎合大勢所趨,各位請對號入座。

「形」新典禮
除了Santos Dumont和Calibre de Cartier Diver描畫純男物語,卡地亞款式要不很feminine,要不就是unisex,男人等一枚心儀的Men’s only等到花兒也謝了……打正旗號灌男士迷湯,「形」新儀式不能馬虎,Santos是方形的、Crash是不規則形的、Tank是長方形的,總不能舊調重彈對吧!所以卡地亞選擇了枕形,也一板一眼鑽研了精到的尺寸,41 x 40mm較Calibre de Cartier Diver骨子一點,但又比Cle de Cartier感觀開揚少許。而且Drive de Cartier目標不是肌肉猛男,外形毋需過於魁梧英武,表殼厚度設定於11.25mm(小三針款),尚未到超薄級別,但夠文質彬彬了。

Drive de Cartier也找到自己專屬的表冠。卡地亞的設計很仔細入微,不同款式的表殼輪廓有天淵之別,連表冠造型也判若雲泥。Ballon Bleu de Cartier的像氣球、Cle de Cartier的像方形鈕扣,Drive de Cartier的便像螺絲,即使襯衣把整個表面遮蓋,也可以憑表冠鎖定身分。

以車為鑑
男人經常有選擇困難或花多眼亂症,所以是要管的……新系列統一尺碼,沒分大中小號,有得揀的是功能:小三針、半複雜或陀飛輪,層次壁壘分明。不論是哪一款,個別元素口徑一致向跑車借鏡。別一廂情願以為,要有輪胎紋表帶或碳纖表圈才是「inspired by automobile」好嗎?似有還無的意境取材才最高章,如guilloche飾紋模仿汽車的散熱護柵、小秒針盤儼如儀錶板等。

3條大路通羅馬…字
枕形表殼新面孔,羅馬時標舊時人,成為了Drive de Cartier的最佳拍檔。3款新型號,無分彼此以羅馬字為時標,也繼續挑戰大家眼力,保留了卡地亞特色的secret signature,即7:00位置「V」字內的「CARTIER」刻字。陀飛輪版本因為空間所限,secret signature給遷移至「X」10:00位置。

Drive de Cartier Small Complication

誰說顯示窗一定要畢挺工整?像卡地亞創作的晝夜兼兩地時間顯示型號,便顯得趣味盎然了。第一回粉墨登場,在2014年的Watches&Wonders,入籍Rotonde de Cartier,是好勁的陀飛輪和好神秘的陀飛輪以外的小清新。

3項可說實用亦可說點綴的附加功能,帶點率性隨意分布表盤,正中央12:00位置是大日曆,4:00位置是月亮形視窗的日夜顯示,最後11:00位置並非power reserve,而是扇形第二時區顯示,加上6:00位置的小秒針盤,沒有甚麼黃金比例對稱平衡三角擺位,卻流露跳脫的新派氣息。近年卡地亞semi-complication的設計大爆發,創意排山倒海,此晝夜加兩地時間如是,彼晝夜加逆跳月相也如是,上面一個晝夜轉盤,下面一個指針式月相(請參照Rotonde de Cartier Day & Night)都是卡地亞只此一家的傑作,每次看到他們的新功能設計,也不敢貿然判斷那是甚麼功能顯示,絕對把很多悶出鳥來的舊式思維比下去。

落戶Drive de Cartier,表盤鋪排大致相若,只是因應兩者表面大小差別時標有所刪減,指針亦換上藍鋼劍形針。

Specification:
表殼:不鏽鋼或玫瑰金
尺寸:41 x 40mm
機芯:1904-FU MC自動
功能:時、分、小秒、日夜顯示、兩地時間
約售:$65,500/不鏽鋼、$171,000/玫瑰金

Drive de Cartier Small Second

刻下表迷普世價值,不是不消費,而是明智做人,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氣泯滅良久了。Drive de Cartier的賣點,除了是卡地亞初歸孩兒,也更貼近群眾,不鏽鋼小三針定價4.6萬,價格往下降,競爭力卻力爭上游,用上相同1904-PS MC機芯的Tank MC鋼版索價5萬,Calibre de Cartier也要4.8萬。沒留戀奢侈的高地,卡地亞是抵讚的。

明明是新知,Drive de Cartier卻貌似舊雨,多處浮現卡地亞DNA的蛛絲馬跡。前文提及過,卡地亞是造「形」者,圓形方形長方形枕形橢圓形等款式都涉獵過,新作用上全新枕形(我會認為Tortue更偏向酒桶形),便很有懷舊筆觸,跟上羅馬數字時標和小秒針盤模式,和品牌鍾情Art Deco的設計一脈相承。表耳和表殼是一體成形的,並非外加上去,也給人舒坦的觀感。

小三針款式備有不鏽鋼或玫瑰金殼,前者分為銀面或黑面,後者可選銀面或灰面。總括而言,要是你追求一種佩戴起來愜意自在的腕表,不妨考慮Drive de Cartier小三針,不會很sporty,也不會over-dressed,是那種你戴足10年仍然覺得很配襯「典雅」兩個字的款式。

Specification:
表殼:不鏽鋼或玫瑰金
尺寸:41 x 40mm
機芯:1904-PS MC自動
功能:時、分、小秒、日期
約售:$46,700/不鏽鋼、$145,000/玫瑰金

Drive de Cartier Flying Tourbillon

Drive de Cartier系列中最頂級的是飛行陀飛輪型號。此台飛行陀飛輪早於2008年問世,也是品牌首枚獲Geneva Seal認證的機芯,可說是開啟了卡地亞自製複雜機芯的序幕。第一年寄居於一位叫藍氣球的人家裡(Ballon Bleu),翌年再與一位百歲人瑞搭檔(Santos 100),迄今原來已達8年之久。新作陀飛輪繼續棲身6:00位置,在沒設搭橋的情況下猶如懸浮旋轉,「C」字形框架每60秒旋轉一周,亦即可作秒鐘顯示。

和小三針型號一樣,陀飛輪款式表盤是枕中帶枕的布局。外緣的羅馬數字時標跟陀飛輪看齊懸浮起來,挑空了的部分透視下面的guilloche飾紋,秉承卡地亞鍾情多層次結構的風範。

Specification:
表殼:玫瑰金
尺寸:41 x 40mm
機芯:9452 MC手上鍊
功能:時、分、小秒、陀飛輪
約售:$675,000

三芯一意

一個Drive de Cartier男士腕表系列,網羅入門、中級及複雜功能,其實同時,也是卡地亞機芯發展概略藍圖。
自Richemont集團於2007年收購Roger Dubuis,卡地亞成了受惠者,接管RD位於日內瓦的部分生產廠房之後,迅即推出旗下首枚獲日內瓦印記的9452 MC手上鍊陀飛輪機芯。然後就是一連串的複雜冒險,行星式陀飛輪、神秘陀飛輪、Grand Complication等,奠立造複雜表快過火箭的形象。

另一邊廂,其實卡地亞亦積極拓展La Chaux-de-Fonds廠房生產規模,2010年誕下第一枚完全自製的基礎機芯1904 MC,「MC」二字代表Manufacture Cartier,1904則是Louis Cartier創作第一枚腕表的年份。

名字很有象徵意義,機芯構造也別樹一格,搭橋和自動陀飾以日內瓦波紋,基板以Perlage魚鱗紋修飾,而擺輪連接微調裝置的螺絲亦塑造成「C」形,機芯更有停秒機制。再者,機芯配備雙發條鼓,理論上大家都會盼望很長動力,實情動力儲備一般約為48小時,和人們期待似乎有所出入。原委是,這樣可一開二縮短每條發條游絲,令扭力更穩定,可見思維之縝密。

1904-FU MC自動機芯

1904-PS MC自動機芯

9452 MC手上鍊機芯

2016-09-30

Text:Douglas Sung / Photo:Kauzrambler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