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aget | 超薄形鈦 | Piaget Polo Flying Tourbillon Moonphase (附真表實拍)

去年伯爵150歲大壽,W&W表展前以Piaget Polo 79打頭陣;今年昂然踏入151歲了,表展前夕同樣由Piaget Polo新作試探水溫,不過可非甚麼復刻版,而是非常創新、破格的超薄陀飛輪月相複雜表。

陀飛輪加月相很稀有嗎?又不是,只是對Piaget Polo來說,是很新鮮的嘗試。1979年誕生,主打奢華運動表路線,自然不執著於甚麼超級複雜功能。上一代Polo FortyFive雖然有過不少複雜型號,但2016年問世的新一代Piaget Polo,直至2023年才推出萬年曆版本,這樣說來,眼前此枚陀飛輪加月相款式,可說是系列第二枚複雜薄表。

說起薄表,伯爵自不然是當中翹楚。雖然世上最薄機械表的榮譽,去年落入了Konstantin Chaykin的ThinKing手中,但伯爵也爭氣,去年的Altiplano Ultimate Concept Tourbillon 150周年特別版,憑2mm的身軀厚度刷新最薄手上鍊陀飛輪紀錄。全新這枚Piaget Polo Flying Tourbillon Moonphase,尚未去到頂級薄的程度,但其實也十分難能可貴,內藏僅厚4mm的Cal. 642P手上鍊機芯,整體腕表就厚9.8mm,要知道這是一枚防水100米的運動表,造到如此成績實屬不易,江詩丹頓的Overseas陀飛輪,便要厚10.39mm。

順帶一提,此台Cal. 642P手上錬機芯最早見於2012年登場的Gouverneur Tourbillon,移植至Piaget Polo身上,結構布局基本上沒大變動,印上代表伯爵「P」字搭橋的陀飛輪,如常棲身12:00位置,遠方相對的是6:00位置的月相顯示,122年才會累積成一天的誤差。藍色橫紋表盤中央打開了一片窗口,透視內裡的機芯,反觀表底並非完全透明,只是露出陀飛輪的部份而已。相信伯爵這樣做有他的原因,要不是這樣前面露出端倪,你會記得Cal. 642P是一台長方形機芯嗎?

加入了陀飛輪和月相顯示,伯爵窩心地擴闊了表面空間,表殼直徑由萬年曆或鏤通表的42mm,增加至44mm,陀飛輪和月相盤之間的距離感覺上也拉開了一點。去年伯爵推出Piaget Polo第一枚陶瓷表,造法跟平常有所分別,首先造了一個PVD鈦金屬容器,再將陶瓷表殼、表圈和表冠結合起來。如今鈦金屬正式獨挑大樑,成為主要的表殼物料,腕表的鍛面拉絲紋理,從不鏽鋼殼到陶瓷殼再到鈦金屬殼,依然一脈相承。換上鈦金屬表殼之後,腕表防水性能不跌反升,三針版Piaget Polo防水100米,鏤通版或萬年曆降低至30米,複雜程度不相伯仲的陀飛輪,又回復到防水100米的水平。

Piaget Polo Flying Tourbillon Moonphase
鈦金屬表殼 / 直徑44mm(厚9.8mm) / 642P手上鍊機芯(厚4mm) / 37小時動力儲備 / 時、分、飛行陀飛輪、月相 / 橡膠表帶 / 防水100米 / 約售$770,000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