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dor全靠Black Bay 洗掉「平價勞力士」印象

勞力士跟帝舵,是兩兄弟,有時並肩而行、共用資源,但大方向還是自力更新、各走各路。

Tudor的誕生,本就是「平價版勞力士」,以方便打進以英國為首的歐洲市場,讓高質素的機械腕表普及化。帝舵羽翼漸豐,慢慢走出一條具自家特色的路,當中一個重要轉捩點,是2012年推出了以經典掛帥的Hertiage Black Bay腕表,挾著品牌投資廠房及研發自家機芯之勢,又得到碧咸及周杰倫大力加持,Black Bay在短短13年急速成長,功能愈出愈多,款式亦長賣長有,不少話題作要排進waiting list,更出現了帝舵罕有的炒賣現象。

帝舵還是「平價勞力士」?看來Black Bay是一道很強力的清潔劑。

這裡我們齊齊回望Black Bay的成長之路,亦跟Black Bay忠實fans來個問答大考驗,最後再找來鐘表愛好者及Black Bay粉絲一起分享其獨特見解,從多方面多角度認識Tudor Black Bay……

Tudor如何由「平價勞」到「炒價Black Bay」


天生就是平價版勞力士

勞力士前身公司是Wilsdorf and Davis,在1905年由Hans Wilsdorf及Alfred Davis在倫敦創立,1908年正式註冊為Rolex,再於1915年改名為Rolex Watch Co. Ltd。後來公司策劃一個以全歐洲為目標的銷售計劃,結果因為格價太高而處處碰釘……到了1926年,品牌想出一個應對方法,以同樣質素但售價更大眾化為要旨,在日內瓦創立了Tudor品牌。Tudor這名稱,是源於英國歷史上的都鐸王朝。

Tudor承載了Rolex的技術和設計理念,機芯及零件直接取於勞力士或其供應商,早期腕表甚至使用Rolex的表殼及表冠,並標明「由勞力士製造」。

歷史任務使然,Tudor天生就是普及版的勞力士,能接觸更廣大的消費層,被稱為「平價版勞力士」亦十分合理。

最早期的帝舵logo
最早期的帝舵腕表
由勞力士到帝舵的Submariner

Rolex在1953年為專業潛水員製作Submariner,初代作品Ref. 6204是世上首款能潛水100米的腕表(比Blancpain五十噚還能深潛一點),直徑37mm內搭A260機芯,具能計算潛水時間的旋轉表圈,絕對是為專業潛水員而設;由於腕表仍屬勞力士由斯文款拓展到運動款的試驗,所以很多細節跟往後的Submariner大不同,例如表盤只印有Submariner,連防水性能100米也沒有列明,另外採用了較修長的pencil hands,不設表冠護肩,表圈首15分鐘也沒有刻度。

翌年推出第二代Ref. 6205,second series引入了傳頌後世的Benz指針。

同為1954年,帝舵也推出了Oyster Prince Submariner Ref.7922,它跟Rolex Ref. 6205猶如孖生兄弟,腕表具有鋸齒表圈、蠔式表殼及鏈帶,擁有Benz指針,內搭由獨立機芯廠FEF製造的Calibre 390自動機芯,防水深度同為100米。

當年勞力士的Submariner約售$150–$250美元,帝舵只需四分三價錢,只售$100-200美元。

1953年首枚勞力士Submariner Ref. 6204
1953年首枚勞力士Submariner Ref. 6204
1954年第二代勞力士Submariner Ref. 6205 second series
1954年第二代勞力士Submariner Ref. 6205 second series
1954年帝舵Oyster Prince Submariner Ref.7922
1954年帝舵Oyster Prince Submariner Ref.7922
帝舵自家美學:雪花針

勞力士有Benz針,帝舵也終於在1969年帶來了自家設計DNA,那年品牌受法國海軍MN(Marine Nationale)委託製作潛水表,其中一項要求是表盤有更多夜光元素,以方便在水底閱時,於是設計師把時刻改為更大的方形,時針與秒針尖端加上大大的菱形裝飾,是為雪花指針。菱形就菱形何來雪花?一支指針不像,大家可以想像把8支指針圍起一個圈,那便儼如一朵雪花了;有了如此漂亮的設計,後人便暱稱它為雪花針Snow Flakes了。那年推出的Ref. 7016及7021,帶來了首款別具Tudor味道的Submariner。
一個設計,一支指針,慢慢把勞力士跟帝舵走的平行路帶來分岔。

首枚搭載雪花指針的Tudor Submariner Ref. 7021
首枚搭載雪花指針的Tudor Submariner Ref. 7021
Black bay snow hands
Black bay snow hands
Black Bay以Hertiage之名重生

時間軸推前至廿一世紀,帝舵在2010年推出了大受歡迎的「花面貓」The Heritage Chrono,2011年再推出Heritage Advisor響鬧表,見坊間對懷舊設計受落,品牌於是在2012年推出了以古典掛帥的Hertiage Black Bay。

其設計原點為Submariner Ref. 7922,12:00位置及表冠都有象徵英國都鐸王朝的古舊玫瑰標誌,Benz針改弦易轍為雪花針,黑面配上酒紅色的不鏽鋼單向旋轉表圈,當年採用了尺碼偏大的41mm,配上圓拱形Tropic樹脂玻璃鏡面,以及蠔式鉚釘鏈帶,搭載動存只有38小時的ETA 2824機芯。防水深度提升到200米的它,推出時定價$26,000。

除了民間受落,腕表更得到專業人士認同,Hertiage Black Bay於2013年贏取GPHG的Revival Prize,為Black Bay開啟了康莊的前路。

Hertiage Black Bay
「Perfect Size」的Black Bay

對不少表迷來說(尤其亞洲人),Black Bay的爆發點是2018年,那年品牌看準細表熱潮回歸而推出直徑只有39mm的Black Bay Fifty-Eight,Fifty-Eight是向1958年首款潛水200米Submariner Ref. 7924致敬,不少表迷形容39mm為「Perfect Size」,厚度瘦身到12mm也令佩戴感更舒適。黑面配黑圈,表圈改以陽極氧化鋁製,推出時同樣定價$26,000。

當BB58落在2020年推出的藍面藍圈Navy Blue時,勢頭更不可擋,在「疫」市下出現僧多粥少情況,並曾掀起過一陣炒風,是帝舵表鮮見的。此後不少BB 58推出時都會出現輪候情況,最佳的例子是金、銀、銅殼版本。

Black Bay 58(m79030n-0001)
Black Bay 58(m79030n-0001)
Black Bay 58 “Navy Blue“(m79030b-0001)
Black Bay 58 “Navy Blue“(m79030b-0001)
Black Bay大家庭

單靠具旋轉表圈的潛水表未必能成就大業,Black Bay還衍生出不少具備不同功能的分支,先有2017年配有5813計時機芯的Black Bay Chrono、再有2018年搭載MT 5652兩地時間機芯的Black Bay GMT、2019年把表冠設於4:00位置的Black Bay P01、2022年適逢BB 10周年推出了具24小時兩地時間兼固定表圈的Black Bay Pro……話說回來,Black Bay GMT推出時坊間都會認為帶勞力士的GMT Master影子,更曾「夾埋」推出紅藍色表圈,把「百事圈」熱潮推向高峰;而Black Bay Pro推出時亦不乏跟Rolex Explorer II相似的聲音……

除了運動款,BB還推出過31、32、36、39、41mm等不同尺寸的斯文三針dress watch型號Black Bay One,可見Black Bay的road map是如何全面及精密。

Black Bay Chrono(2017)
Black Bay Chrono(2017)
Black Bay GMT(2018)
Black Bay GMT(2018)
Black Bay P01(2019)
Black Bay P01(2019)
Black Bay Pro(2022)
Black Bay Pro(2022)
更細小但更霸道的Black Bay 54

潮流循環更迭,大表徑流行了十多年,近年又回歸細尺寸,Black Bay在2023年已推波助瀾,率先推出以1954年品牌首款潛水表Oyster Prince Submariner 7922為設計靈感的Black Bay54,表徑是比Rolex Explorer還要小1mm的37mm。腕表各方面都比BB58設計更簡約,推出時坊間提出不少「BB58 vs BB54」爭議,亦有不少訴求希望推出更多色面的BB54。要識別BB58及BB54很容易,BB54採用Lollipop棒棒糖造型秒針(BB58為雪花針),另外表圈頭15分鐘不設刻度更是一眼便認出來。

更多色彩的訴求,品牌在兩年後的今天才回應,WW後推出了”Lagoon Blue”的BB54,獨有的粉藍色噴砂粒紋表盤,配上鏡面打磨表圈,感覺煥然一新,十分貫徹帝舵的Bron to Dare精神。

BB 54
BB 54
BB 58
BB 58
Black Bay 54 "Lagoon Blue"
Black Bay 54 “Lagoon Blue”
投身自家機芯殿

無論Black Bay的外形多吸引,也要有強大的「芯」臟支持。帝舵早在2010年定下機芯研製計劃,結果短短5年後便研發出MT5621及MT5612兩枚自家機芯,分別搭載於North Flag及Pelagos。更重要是2016年成立了自家的Kenissi機芯廠,同年把MT5601及MT5602機芯安裝於BB Bronze及BB Dark內。MT5600系列機芯比之前採用的ETA 2824機芯強大得多,性能跟勞力士當年發表的3255/3235自動機芯相差不遠。在約10枚自家機芯中,最突破是2023年推出的MT 5602-U機芯,除了COSC還取得METAS認證,每日走時誤差不超過5秒,能抵禦15,000高斯磁場,會在表盤標明「MASTER CHRONOMETER」表明身份。

首枚獲META認證的MT 5602-U機芯
首枚獲META認證的MT 5602-U機芯
擁有自家生產機芯能力的Tudor廠房
擁有自家生產機芯能力的Tudor廠房
只有Black Bay當上「敢為之選」

帝舵旗下,運動表款還有Pelagos及Ranger,正裝款則有1926、Royal及Clair De Rose,但論叫座力及話題性,仍然以Black Bay佔優。在Tudor網站內,有一個特別分類為「敢為之選」(Daring Watches),內裡全是Black Bay成員,包括藍面BB Ceramic、跟Visa Cash App Racing Bulls F1車隊合作的BB Chrono “Carbon 25″、 剛提及的BB54 “Lagoon Blue”,還有這兩年引來市場極大談論及炒作兩枚作品:獲碧咸及周杰倫加持的BB Chrono “Pink”、自創「火鶴藍」色調的BB Chrono “Flamingo Blue”。

所以說,Black Bay除了是帝舵旗下一只懂生金蛋的鵝,亦是一道能慢慢除去「平價勞力士」標籤的清潔劑……


答案:9個,按現時品牌官網分類,系列包括Black Bay、Black Bay 54、Black Bay 58、Black Bay 68、Black Bay GMT、Black Bay Chrono、Black Bay Pro、Black Bay Bronze及Black Bay One。

Black Bay 58 Bronze(2021)
Black Bay 58 Bronze(2021)
Black Bay(2023)
Black Bay(2023)
Black Bay One 39
Black Bay One 39
Black Bay GMT(2023)
Black Bay GMT(2023)
Black Bay Pro(2025)
Black Bay Pro(2025)
Black Bay Chrono(2025)
Black Bay Chrono(2025)

有些表款透過名字已能知其特色,如Chrono是計時款,GMT具有兩地時間顯示,Pro則走專業潛水表路線;而Black Bay配數字的系列,如Black Bay54、Black Bay58、Black Bay68皆是潛水款,最大分別是尺寸,由37mm至43mm。Black Bay Bronze是比較特別的存在,目前只有銅殼表能自成一章,陶瓷款及碳款也歸入其他系列之下,Bronze的在列款型只有一個(有兩款表帶可選),而且是2019年的出品,但品牌始終為它留下一個席位。

另外要特別一提的是Black Bay One,它是Black Bay的基礎款,既非潛水表,又沒有其他特別功能,只有大三針顯示,過去會直接配上尺寸稱呼,如Black Bay36、Black Bay41,但現已改稱為Black Bay One,然後再配尺寸,如Black Bay One39。系列備有不鏽鋼及金鋼兩種物料、4個尺寸、5款色面,加上可選配鑽石刻度或鑽石表圈,在交互配搭下,使Black Bay One家族最為龐大,可選型號逾50款。

此外,目前43mm的銅殼表及41mm的GMT腕表都是獨立成章,但同時在Black Bay58之下亦有銅殼款及GMT款。

答案:6種,包括黃金、銀、銅、不鏽鋼、陶瓷及碳複合材質。Black Bay到目前還沒有推出過鈦金屬款,也沒有用過玫瑰金及白金。

Black Bay(2024)
Black Bay(2024)
Heritage Black Bay Bronze(2016)
Heritage Black Bay Bronze(2016)
Heritage Black Bay S&G(2017)
Heritage Black Bay S&G(2017)
Black Bay Ceramic(2021)
Black Bay Ceramic(2021)
Black Bay 58 925(2021)
Black Bay 58 925(2021)
Black Bay Chrono “Carbon 25”(2025)
Black Bay Chrono “Carbon 25”(2025)

6種物料中,最常見的必然是不鏽鋼,每個功能及尺寸都會有鋼表蹤影。系列首款採用的特別物料是銅,於2016年初登場,名為Heritage Black Bay Bronze,翌年Tudor更以此為基礎推出品牌首款零售商限定版Heritage Black Bay Bronze Bucherer Exclusive。

混金款始於2017年,不鏽鋼殼配黃金製作的鏈節、表圈及表冠等。首款Black Bay S&G是一款基礎報時表,同時亦是系列首款具日期顯示的腕表,順帶一提,至目前為止,大部分Black Bay報時表皆是無曆款。雖然金鋼款不算熱門選擇,但現在已是常見款,Chrono、GMT及Black Bay也有金鋼可選。

2020年後,Tudor在物料方面更加積極,全金殼及銀殼款則於2021年面世,其時搭配織紋表帶,之後銀殼表未見後續,但今年推出了金殼金帶款,同樣配綠色表盤。高科技物料如陶瓷及碳也是這幾年才出現,2021年推出首款陶瓷表Black Bay Ceramic,它同時亦是首批採用Master Chronomaster機芯的表款,它初登場時為全黑設計,去年推出了藍面款;系列首款碳殼腕表Black Bay Chrono “Carbon 25″亦於今年誕生。

答案:6個,分別是31、36、37、39、41及43mm。

Black Bay One 31 31mm
Black Bay One 31 31mm
Black Bay One 36 36mm
Black Bay One 36 36mm
Black Bay 54(2023)37mm
Black Bay 54(2023)37mm
Black Bay 58 (2018) 39mm
Black Bay 58 (2018) 39mm
Black Bay Chrono(2022)41mm
Black Bay Chrono(2022)41mm
Black Bay 68(2025)43mm
Black Bay 68(2025)43mm

Black Bay初登場時是直徑41mm,後來的GMT及Chrono款也沿用這尺寸,2018年推出尺寸較細的Black Bay58,直徑減少2mm至39mm,被視為「完美尺寸」,助Black Bay更上一層樓,Black Bay Pro同屬39mm款。後來品牌往更細走,2023年推出了37mm的Black Bay54。

當以為還會保持小尺碼一段時間,怎料在兩年後的今天,Tudor竟推出Black Bay68,一躍到43mm,但這尺寸不是首次出現,只是過去僅見於銅殼款。

別以為37mm就是最小,最小其實是31mm,此外還有36mm,但它們只在Black Bay One出現,而Black Bay One亦是擁有最多尺寸選擇的系列,包括31、36、39及41mm。

答案:Black Bay GMT One,賣了650,000瑞郎。

Black Bay GMT One(2021)
Black Bay GMT One(2021)
Black Bay 58 18K(2024)
Black Bay 58 18K(2024)

這當然不是Tudor的建議零售價,事實上它也不是常規零售款。它是品牌為了Only Watch 2021慈善拍賣而特別製作的孤品腕表,腕表採用經做舊工藝處理的不鏽鋼表殼及鏈帶,配啞黑色表盤,內置MT5652-1U機芯,具備雙時區顯示及70小時動力儲備,取得Master Chronometer認證。腕表最初估價不過是4,000–8,000瑞郎,最終被搶高至650,000瑞郎,其時兌港元約550萬港元,把大家嚇了一跳(如果是今年以此價拍出,就是逾630萬港元了)。

假若跳過拍賣價不算,官方推出過的最貴Black Bay是2024年的全黃金款Black Bay58 18K,黃金殼配黃金鏈帶,分量十足,定價高達$249,800,一年後的今天已加價至$268,100,成為品牌旗下最貴表款。

答案:2024年的Black Bay Chrono “Pink”

Black Bay Chrono "Pink"(2024)
Black Bay Chrono “Pink”(2024)
Black Bay 58 Navy Blue(2020)
Black Bay 58 Navy Blue(2020)
Black Bay 58(2025)
Black Bay 58(2025)

選擇這款因為它真的表現了Tudor的「敢為」。Black Bay腕表配粉紅色表盤,大概沒有誰會夠膽提出,即使提了也不覺得會成真,然而它真的出現了。開初品牌也十分保守地表示只作少量生產,怎料一出就大受歡迎,搶購一空,定價四萬多的腕表炒上至十多萬,更有說最高峰時曾叫價30多萬,後來Tudor決定增加產量應對。增產之舉直接衝擊了二手巿場,使炒價急跌,目前價位約在7、8萬。當初高位入手的人或炒家當然不開心,但品牌卻得到了很多腕表愛好者的讚賞。

另外,Tudor過去也有不少受歡迎的顏色款,如2018年推出的百事圈的Black Bay GMT及2020年推出的藍面藍圈Black Bay58 Navy Blue等。今年品牌用色更大膽,有紅面Black Bay 58,以及湖水藍的Black Bay54 “Lagoon Blue”,只是論熱度就不及前輩們了。


Erwin Chu

腕表收藏家

  1. 你認為Black Bay對於Tudor有甚麼特別意義?
    回看Tudor以前的款式,很多時候跟它的所謂「姊妹品牌」比較相似,但是去到2012年,其實不該稱它為「re-launch」,而是帝舵推出了Black Bay這個全新系列,第一次見到極富個人特色的設計,所以在我而言,Black Bay頗能代表Tudor正朝自己的路前進的心態。
  2. 你覺得Black Bay最特別的地方是甚麼?
    最突出、最一眼便知道是Tudor腕表的元素,一定是雪花針,以往姊妹廠有Benz針,昔日自己Submariner也有類似的設計,現在的雪花針,確確實實是他們自己的東西。另外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它的Bezel經常轉變不同顏色配襯不同的設計,這兩項元素拼在一起,一看便知那是Black Bay出品。
  3. 你第一枚擁有的Black Bay是哪一款?
    我第一枚入手的是在瑞士Bucherer購買的Black Bay Bronze Blue(左上圖),當時為了慶祝Bucherer店舖周年紀念,許多品牌均為他們推出了特別版,而且全部都是以藍色為主題,Tudor也造了其中一款。當時只可以在Bucherer的店舖購買,但香港卻沒分店,後來有一次前往瑞士參觀表廠期間途經日內瓦,還要預早透過電郵跟他們溝通,查詢有否存貨,所以那時候不是直接拿著錢便能購買,需要花費時間和心思安排,經驗幾有趣。
  4. 你最喜歡的一款Black Bay是甚麼? 原因為何?
    Black Bay推出過眾多款式,我自己最喜歡去年的粉紅色表盤Black Bay Chrono Pink型號(左下圖),因為剛才提及過,Black Bay代表著Tudor在走自我的路,突然之間跳得很遠,使用比以往設計更破格、近乎一種shocking pink的顏色,其實十分匹配品牌的作風,帝舵經常強調「Born to Dare」,究竟Dare在哪裡?今次真的是Dare了,敢於推出一枚很特別的粉紅色表,現在又有Flamingo Blue,我純粹很喜歡這個概念,尤其是第一枚的粉紅色型號。
John Ng

獨立製表師兼Montres主事人

  1. 你認為Black Bay對於Tudor有甚麼特別意義?
    在我一向的認知裡,帝舵一直以來都是帶有勞力士的影子,Black Bay最初給我的印象也一樣,之前說過自己特別喜歡古董表,它就像1950年代早期Submariner的大表冠6538。但當帝舵造完第一枚Black Bay之後,慢慢發展出一個系列,我看得到它的改變,也變得喜歡它的味道,既有古典味,又蘊藏新裝的味道,所以我認為它象徵著帝舵近代一個新里程。
  2. 你覺得Black Bay最特別的地方是甚麼?
    我最欣賞他們使用了很多古典元素,但又加入了新一代的製表工藝,例如表殼的造型,沒有加設護肩,又有釘帶的影子,卻不是傳統釘帶的設計,這些都是帝舵傳統上的設計元素,同時注入了現代新穎的筆觸。另外我最欣賞就是Black Bay備有不同顏色的表面。
  3. 你最喜歡的一款Black Bay是甚麼? 原因為何?
    我最喜歡銅殼的款式,配襯朱古力色的表面和表圈,很有Tropical Dial的風味。其實坊間很多表都採用朱古力色調,但我比較鍾意它配襯青銅表殼,因為不同人佩戴時,因應其手汗多少和氧化程度,會令每枚表展現獨特的個性,不會碰到一式一樣的腕表面貌。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我本身不太喜歡過於扁平的設計,有點「高飛曲墜」弧形線條的設計便最好了,像這枚Black Bay古銅表。它的釘帶亦造得十分厚實、堅固,極富時代感,反而以前較薄較輕,不及現在的良好質感。
  4. 你第一枚擁有的Black Bay是哪一款?
    我第一款擁有的Black Bay正是這款青銅表,它帶有一點點的古典味道,但又不是完全復刻的模樣,這是最理想的。
Ko Sir

表評人兼腕表收藏家

  1. 你認為Black Bay對於Tudor有甚麼特別意義?
    我覺得Black Bay推出之後,最重要是令許多表友萌生興趣,去重新認識帝舵昔日推出過甚麼腕表,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2. 你覺得Black Bay最特別的地方是甚麼?
    Black Bay的出現,將新和舊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品牌利用了不少新科技和物料,復刻許多當年的經典款式。
  3. 你第一枚擁有的Black Bay是哪一款?
    我第一枚所擁有的Black Bay,應該是購於2020年的Black Bay58 Navy Blue(下圖右)。其實當初也沒刻意強求買入這BB58,記得當時是2020年的7月1號,好夢正酣時,銷售員告訴我剛剛推出了一款新表,尺寸相比以往的79230縮細了2mm,變成39mm,也更薄身,我心想佩戴時應該頗為舒適,而且又是我鍾情的海軍藍色,於是便立即到店試戴,一試真的如他們所言,戴得十分舒服,二話不說便拍板入手。
  4. 你最喜歡的一款Black Bay是甚麼? 原因為何?
    我最喜歡Black Bay58青銅表(下圖左),它是一枚boutique edition,因為每一次佩戴的時候,它也正在跟我互相溝通,我和它之間會有不少故事發生,事關它的色澤外貌也正在不斷變化。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