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emars Piguet | 一場穿越愛彼之旅 | 從螺旋形博物館Musee Atelier 走到太空船機芯廠Manufacture des Saignoles
如何建構一間表廠,或者一個生產基地?愛彼的藍圖,是天花板級的示範。
有活化的古跡,保留了逾140年前的品牌發跡地大樓,並演變成復修工作坊;也有延伸的現代博物館建築,螺旋形的結構,活生生將機芯游絲的輪廓勾勒出來。
位於Le Brassus的Audemars Piguet Musee Atelier博物館,陳列了300多款昔日鉅著;座落Le Locle的Manufacture des Saignoles,則是愛彼未來的搖籃,專門生產各款複雜功能機芯。
說明了甚麼?愛彼的製表王國,站穩了無出其右的層次:歷史豐厚得支撐起一個自家博物館,造詣精湛得未來發展成RD5、RD6甚至RD10也綽綽有餘。
以下十數版,歡迎大家跟隨我們,參與一場穿越愛彼之旅,從歷史大樓跨越現代博物館,再由欣賞基礎的三針表,跳級至無比複雜的Universelle鎮山之寶。
最強藝術感 鐘表博物館
這個愛彼的橋頭堡,名字開宗明義,結合了Musee(博物館)和Atelier(工作坊)。歷年造訪過不少鐘表品牌的博物館,當然不少外貌莊嚴堂皇,但甚少擁有愛彼博物館的現代感,如果說參觀舊派鐘表博物館,宛如走進古堡大宅,遊覽愛彼的Musee Atelier,便像置身當代美術館。
操刀設計博物館的,是2005年由丹麥設計師Bjarke Ingels創立的BIG(Bjarke Ingels Group)建築事務所,2014年獲愛彼青睞,在品牌最古老的總部大樓旁邊,建設一座跟汝拉山谷融為一體的博物館。BIG在行內的確「大」名鼎鼎,傑作包括美國Google總部的Bay View Campus、法國香榭麗舍大道的Galeries Lafayette、瑞士蘇黎世機場的Dock A航廈,2010年上海世博的丹麥館,也是出自BIG的手筆,記憶猶新,丹麥館的邊緣,正是一條螺旋形的單車徑。不時以蜿蜒的山巒線條,以及永續概念作為設計靈感的BIG,聰明地從游絲(Hair Spring)受到啟發,創作出螺旋形的博物館輪廓,背靠愛彼古老大樓,依山而建,館內的地面順著地形呈現斜坡,螺旋長廊由上而下建構,得天獨厚。
博物館最特別的地方,是2,500平方米的總面積之內,找不到一張牆,整個螺旋形建築由108塊五層結構、需時3星期製作的玻璃幕牆承載上面近470公噸的天花重量,還要計上寒冬時的積雪壓力……受惠於弧面玻璃牆的設計,採光度極佳,欣賞古董作品之際,背後就是山川美景,異常愜意。
不是直線的,是扭紋時光隧道
遊覽博物館的流程鋪排,像推開了時光隧道的大門,首先可了解汝拉山谷(Vallee de Joux)的製表發展歷史,展示了約製於1780年的E. Golay問表、製於1874年的Nicole & Capt計時懷表、產自1880年的Louis Elisee Piguet大自鳴懷表等,然後進入1875年Jules Louis Audemars和Edward Anguste Piguet開創公司之後的作品,早期的有一枚源自1875年Jules Louis Audemars的二問萬年曆懷表,後期的有愛彼的超薄表、女裝表、複雜表等等,再近代一點,還有一個明星級系列Royal Oak的歷史長廊,陳列許多難得一見的限定款式,包括元祖版本的Royal Oak、Alinghi Team帆船隊特別版,又或Royal Oak Concept黑豹特別版等。不說不知,雖然現場所見博物館空間寬敞,穿梭展示櫃之間輕鬆自如,然而其實那裡網羅了近二百年製表歷史中逾300枚作品,並非很多品牌擁有如此的底蘊及收藏。
螺旋形博物館的中央位置,可說是精華所在,矗立了無數球形展示櫃,意念源自太陽系中的行星,時間和天文,永遠都是息息相關,設計概念別出心裁。展示櫃的收藏可非等閒之輩,主,要圍繞天文顯示、鐘樂報時及計時三大領域的傑作,象徵愛彼百多年來的非凡製表造詣。核心的最內圍,由1899年問世的Universelle懷表坐鎮,擁有20多項複雜功能,零件數目高達1,168個,說它是愛彼的鎮山之寶,沒有人膽敢反對。
看過Universelle,得一想二,當然也渴望會一會它的現代傳人——Code 11.59 Universelle by Audemars Piguet。身處愛彼的旗艦殿堂,自然願望成真,可以一睹現代版Universelle的廬山真面目。黑面款式座擁40項功能,其中23項為複雜顯示,包括大小自鳴、三問、萬年曆、追針計時、陀飛輪等,內藏備有1,140個部件的Calibre 1000自動機芯,最難能可貴的是表殼直徑「只有」42mm,是名副其實的wearable complication。
博物館螺旋走廊的盡頭,設置了兩個獨立區域,其一是Grand Complication工作坊,負責處理及組裝大複雜表,採訪當時,第一枚Code 11.59 Universelle by Audemars Piguet已經交付到來自香港的收藏家手上,該表正是Musee Atelier這裡的出品(部份出品交由Le Locle廠房操刀);另一個則是Metiers d'Art傳統工藝工作坊,專責珠寶鑲嵌或彩繪雕刻等。
10枚半世紀橡樹果實
不止鐘表的館藏
沿著螺旋形走廊繞場一周,有時不禁會問,這裡到底是鐘表博物館,還是愛彼藝術館?鐘表以外,雕塑藝術、機械玩偶、拼貼畫作等等,由德國博物館設計團隊ATB(Atelier Bruckner)策劃安裝於館內不同區域,以滿滿的藝術感,修飾冷冰冰的機械結構。
話說回頭,這些藝術裝置雖然並非鐘表,但彼此骨子裡卻又有著連結的淵源。比如一幅牆上的掛畫,勾勒了Musee Atelier的外貌,趨近一看,原來是由無數張愛彼員工照片拼湊而成,很有一家人攜手創造的團結精神,也很有鼓勵士氣的作用。出現於畫作的人,「都是」愛彼的一家人;在螺旋形走廊的入口位置,愛彼設置了一棵3D Family Tree,以最富藝術感的形式,紀念Audemars和Piguet兩大家族的薪火相傳,裡面的名字,是愛彼真真正正的一家人。
另一邊廂,機械玩偶跟鐘表創作從來都是密不可分,愛彼博物館內便加插了一台機械玩偶,活動人像雕塑於桌面上繞圈打轉,經過特定地方的時候,更會觸發其他組件上升,以生動的手法,模仿了鐘表機械動力傳輸的流程。機械玩偶來頭不少,操刀者為Francois Junod,可謂近年創作Automaton最炙手可熱的人物,去年GPHG評審特別大獎的得主正是他。
館內也有不少跟愛彼鐘表息息相關的藝術設計,例如高度幾近觸及天花的機芯解構裝置,讓大家看清數百塊不同部件,又或放大版機芯組件模型,比如愛彼著名的雙擺輪模組,讓大家更了解上下兩個擺輪的運行規律。
復修,就在最原始的起點
愛彼的復修工作坊,座落博物館身後的古老大樓,一個摩登前衛,一個古色古香,畫面煞是有趣。為甚麼不推倒重建?因為這幢木石建築,正是兩位創辦人Jules Louis Audemars和Edward Auguste Piguet於1875年首家工作坊的所在地,一如其他表匠的習慣,選取光線比較充足的頂樓工作,140多年之後的今日,愛彼舊地重建,設立了復修工作坊。
室內一派古意盎然,工作檯面向木製的窗戶,採光度極佳,雖然工作坊經過翻新改建而成,但懷舊歷史感絲毫不減;背後用作收藏古舊零件的木箱,說有百多年歷史,也像合情合理。最讓我們眼界大開的,是一座高身保險箱,裡面收藏的不是第一枚Royal Oak Ref. 5402,也不是Universelle懷表,而是昔日的腕表零件或歷史檔案,藏量我們不多說了,請看上圖的浩瀚規模。
這裡集歷史檔案室與復修工作坊於一身,沒有百人團隊,但有數位經驗豐富的製表大師,致力把古董表回復最原汁原味的狀態。不論是表匠的手勢技巧,還是使用的製表工具,均與昔日並無二致,更重要的是,這裡已是碩果僅存可以修復品牌旗下或Vallee de Joux傳統工作坊出品的Restoration Atelier。
空降Le Locle的Saignoles機芯廠
完成螺旋形時光之旅之後,晃眼間,我們到達了一座外形像太空船、內部猶如Men in Black基地的,門外漢或會以為,這是一家甚麼科研機構……
如果我們知道這座Manufacture des Saignoles的前身就是APRP(Audemars Piguet Renaud Papi),大概會了解這裡該是複雜機芯的木人巷,擅長出產與別不同的複雜腕表。追溯至1986年,Dominique Renaud和Giulio Papi於Vallee de Joux創立了Renaud et Papi機芯廠,1992年獲得愛彼入股成為最大股東(52%)。隨著Dominique Renaud於2000年離職,愛彼將股份增持至78%,並正式易名為APRP,客戶名單全是鼎鼎大名的單位,如Richard Mille、HYT、Harry Winston的Opus等。
2018年,愛彼籌劃開設全新機芯廠,選址Le Locle,歷時三年,新廠於2021年竣工,奠立專門創作複雜機械的全新基地。廠房面積高達10,400平方米,採用單層結構,配合地形起伏朝不同方向延展,從空中俯瞰,又像積木又像拼圖。如此設計一方面方便生產線的傳遞配置,另一方面也有助員工交流,廠房中央猶如商場的中庭,適合彼此閒談交流,或者在沉重的工作後回一回神。
近似Le Brassus的Musee Atelier,廠房著重自然採光,一種名為SageGlass的智能變色玻璃,環迴包裹著廠房,可自動按周遭環境光度調節色調,節省能源。廠房的環保藍圖亦相當值得鼓勵,安裝了兩座木屑顆粒鍋爐、一個地熱泵和工廠廢熱回收設備,盡量使用天然再生能源,提供廠房內的暖氣需求,屋頂上更架設了300片太陽能板,最高可產生80千瓦的電能。
參觀廠房的時候,我們遇上了大師級人物Guilio Papi,抽空跟我們分享了品牌和機芯廠的發展。大家最希望聽到的一則喜訊,是他們的團隊由APRP年代的180人,頓增至如今的200多人,Papi大師說得直接,增聘人手的目的是提高產量,減少客戶的等候時間,苦候良久、waiting list上的朋友,是不是想給他一個big hug深表謝意……
談到今年的重頭戲RD#4 Universelle,他說今年目標生產8枚,來年冀望增加至15枚,未來再提高產量。在Guilio Papi的心目中,招攬負責複雜機芯的表匠,最重要是製表的熱誠,不能工作數天便請辭不幹。合理的,一台複雜機芯動輒需時五年研發,RD#4 Universelle由草創至成品,更跨越8至10年時間,中間經歷無數次trial and error,例如簡單如一個計時按鈕,他們也會模擬按壓下去回彈的手感,假如未能達標,可改變按鈕的大小或形狀,改善按掣的觸感;又例如,一般擺輪的擺幅約為270度,啟動計時或其他複雜功能之後,擺幅無可避免地下跌,這時候走時會愈來愈快,直至擺幅跌無可跌,機芯便會停止運作,所以針對像RD#4 Universelle等超複雜型號,表匠會在不破壞準確度的情況下稍稍調高擺幅,抵消各種功能同時運作的影響。
Royal Oak Offshore Selfwinding Flying Tourbillon Chronograph
去年Royal Oak鋒芒畢露,今年輪到Royal Oak Offshore大放異彩,恭賀系列誕生三十周年。愈益感覺到,RO和ROO兩兄弟儀容裝扮愈來愈各行各路,RO著墨典雅清簡路線,ROO卻崇尚大膽前衛的設計哲學,楚河漢界日益分明。
多年前的Royal Oak Offshore Diver,鮮艷色澤予人深刻印象;今天的ROO陀飛輪計時表,也局部注入搶眼色調,腕表以2021年問世的同款作品為創作藍本,不過以陶瓷取代鈦金屬製作43mm表殼,最特別是表底同樣採用陶瓷製成,開創ROO系列的先河,親膚性是否可以看齊鈦金屬?腕表日後會給大家一個答案。
陶瓷表底繼續採用藍寶石水晶底蓋,透視內裡的Cal. 2967自動機芯,此機芯由2020年身處Code 11.59 by Audemars Piguet陀飛輪計時表的Cal. 2952改裝而成,擁有526個部件,提供約65小時動力儲備,22K玫瑰金上鍊擺陀經過黑化處理,吻合腕表整體的前衛感。
表面設計無異於2021年版本,12:00、4:00和8:00位置分別設置了幾何形狀的窗口,12小時和30分鐘累計副盤下隱約看到齒輪組的結構,下面6:00位置則是飛行陀飛輪的腹地,布局散發幾何平衡的氣息。值得留意的是,表盤外緣及窗口框架以陽極氧化技術染成綠色,處身黑色主調的表面格外鮮明。此外,最新ROO系列均已換上快拆表帶裝置,此表亦不例外,可自行動手更換綠色或黑色橡膠表帶。
SPECIFICTION:
陶瓷表殼 / 43mm直徑(厚15.5mm) / Cal. 2967自動機芯 / 時、分、飛返計時、陀飛輪功能 / 65小時動力儲備 / 橡膠表帶 / 防水100米 / 限量100枚 / 售價待詢
Code 11.59 by Audemars Piguet Minute Repeater Supersonnerie
到底,愛彼跟報時問表的淵源有多深厚?據歷史檔案記載,愛彼製作問表的起源可追溯至1875年,而且,從1882年至1892年期間,品牌所生產的1,625枚作品之中,超過半數搭載報時功能。這就解釋了,愛彼不惜耗費八年時間,聯同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以及匯集大學教授、工程師、音樂家等的團隊,研發了RD#1概念超問表,並於2016年正式推出市場。也難怪,2019年Code 11.59 by Audemars Piguet系列問世之時,也恭迎獨門超問機芯登堂入表。
第一代的Code 11.59超問表,白金表殼和藍色琺瑯表盤成為拍檔;最新的版本,將八角形陶瓷中層嵌入玫瑰金表圈和底蓋之間,色調層次更豐富更鮮明。表面亦換上煙熏色藍寶石水晶表鏡,暗地裡透視內藏的Cal. 2953手上鍊超問機芯。表盤上的指針、刻度或標記,乍看跟平常無異,其實它們均以電鍍生成技術製成(類似3D打印),隨著製表技術愈來愈現代化,相信未來鐘表範疇將會出現更多嶄新工藝。
說了這麼久,到底超問機芯有甚麼過人之處?最大的特色是將音簧安裝於一個共鳴箱裝置,大大強化擴音效果;另外亦改革了打簧調節器,消除了報時和報分之間不用報刻的停頓,節奏更趨流暢;機芯還設有全新安全鎖定系統,確保啟動報時機制之後,不會誤調時間顯示。
SPECIFICTION:
陶瓷表殼(玫瑰金表圈) / 直徑41mm(厚13.6mm) / Cal. 2953手上鍊機芯 / 時、分、小秒、三問功能 / 72小時動力儲備 / 橡膠表帶 / 防水20米 / 售價待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