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ier 聽Tank這百年秘方
腕表世界最有趣的地方,是圓形表佔據了絕大部份的比重,但偏偏歷史上第一款現代男裝腕表,卻是方方正正的卡地亞Santos。
Louis Cartier可說是Art Deco風格的先驅,從珠寶染指到腕表,化圓為方,開創了結合流暢線條、幾何造型的設計方針,傳奇的卡地亞Tank腕表,正正就是那個年代的產物。
經歷過經濟大蕭條,又或石英危機,沒有很多百年設計能夠長存不朽,Tank稱得上是當中的俵俵者,並衍生出品牌其中一個龐大的家族系列。
大家不妨屏息以待,聽聽(或看看)這個設計靈感源自坦克、外表充滿流線幾何的Tank系列,如何走過百多年傳奇人生。
15代經典坦克
表如其名,Tank的靈感繆斯就是坦克,將腕表放平俯瞰時就像看到坦克的輪廓,另外腕表的鏈帶亦帶有坦克履帶的影子。到底,今天的Tank腕表設計,對比百多年前,是否截然不同,還是一如往昔?或許應該這樣說,歷年Tank的線條經過不少修飾,比例經歷不少變遷,但有四大設計元素恆久不變,經典之所以是經典,或多或少總有這些不朽因素傍身。
不同腕表配備不同風格的時標,但大家不用懷疑了,Tank表盤上大多以羅馬數字時標當家作主,也曾引伸了「4:00」該用「IV」還是「IIII」的學術性、美學性討論……我們經常形容腕表配備「軌道式刻度」,而Tank腕表正是如此設計的頭號鐵粉,一直沿用令人聯想到鐵路軌道的雙線分鐘刻度;Art Deco年代講求幾何對稱,Tank以表殼兩側的兩條平衡直線,勾勒了標誌性的垂直表耳;最後是圓珠形表冠,鑲上凸圓形藍寶石,根本不用看到表盤,光憑這表冠已可瞬間辨識到Tank的身份。
以下十五款不同年代的Tank腕表,正好引證了上述四項常備的設計元素,大家可以金晴火眼,留意一下各種設計符號怎樣歷練百年不衰。

1917 Tank
Tank的雛型誕生於1917年,並於2019年推出市場,外形上追隨前輩Santos de Cartier的風格,以方形輪廓突破傳統的圓形表潮流,第一批作品只有六枚,兩個月內便迅速售罄。

1921 Tank Cintree
從方形表過渡至長方形,卡地亞於1921年推出Tank Cintree腕表,弧形線條更貼服手腕,更啟蒙了1980年代的Tank Americaine設計。

1922 Tank Louis Cartier
卡地亞於1922年尋覓了方形和長方形之間的最佳平衡,推出Tank Louis Cartier腕表,表殼邊緣更順滑流暢,四個角落也變得圓渾。

1922 Tank Chinoise
藝術無分國界,可體驗於這枚Tank Chinoise,不用多作解釋,大家應該領略到它從亞洲地區如中國或日本的廟宇之中得到啟發。

1928 Tank a Guichets
由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設計普遍受到速度、科技和現代化影響,這枚Tank a Guichets以兩個視窗顯示小時和分鐘,也帶領系列進入創作半複雜功能的年代。

1932 Tank Basculante
藝術無分國界,可體驗於這枚Tank Chinoise,不用多作解釋,大家應該領略到它從亞洲地區如中國或日本的廟宇之中得到啟發。

1936 Tank Asymetrique
原名為「The Losange」,可能是最有線條藝術養份的Tank腕表,表盤向右旋扭了30度,形成鑽石菱形構圖,另外罕有地以阿拉伯數字和條形刻度取代羅馬數字。

1952 Tank Rectangle
腕表又暱稱「Broad Model」,採用比較大方寬闊的造型,並以金色表盤搭配黃金表殼,呼應了五十年代追求古典美的風氣。

1960 Tank Allongee
踏進六十年代,Tank改革出精緻、女性化的造型,以Tank Allongee為首,延伸至Mini Tank Louis Cartier系列,個別更有鑲鑽表殼款式。

1977 Tank Must de Cartier
1972年,卡地亞憑藉金質腕表吸引了大眾目光,於1977年再以朱紅色新款向Tank Louis Cartier致敬,並於表盤寫上雙C標記,象徵珠寶匠和製表匠的雙重身份。

1988 Tank Americaine
腕表創作於1987年,兩年後正式推出市場,潤飾了Tank Cintree的線條,變得更緊致骨子,兩側亦加入圓渾輪廓,同時也是卡地亞第一枚防水的弧形腕表。

1996 Tank Francaise
1972年,卡地亞憑藉金質腕表吸引了大眾目光,於1977年再以朱紅色新款向Tank Louis Cartier致敬,並於表盤寫上雙C標記,象徵珠寶匠和製表匠的雙重身份。

2002 Tank Divan
它為了慶祝千禧年而生,像是打橫看的Tank Americaine,表盤向兩邊延伸,羅馬數字也被拉長,視覺效果更加矚目。

2012 Tank Anglaise
設計上最貼近本意的Tank腕表,表冠收藏於表殼之內,將工整、融和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表盤上可見最經典的羅馬數字時標、軌道式分鐘和藍鋼劍形指針。

2017 Tank Cintre Skeleton
以Tank Cintree為基礎,裝上品牌自家生產的9917 MC鏤通機芯,只保留特色的軌道式分鐘刻度,以及機芯必備的搭橋和零件,呈現最強的透視感。
回顧Tank的時尚圈子
現今的代言人,已是一股平常不過的風潮,但在數十年甚至一百年前,佩戴Tank腕表的統統都是顯赫人物。
追溯至1918年,卡地亞向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美國歐洲遠征軍總司令General Pershing送上一枚Tank腕表,向其英勇事蹟致意。相當得意的是,1994年法國時裝設計師Jean-Charles de Castelbajac接受訪問時曾說:「如果所有坦克都是卡地亞製作的話,我們早已生活在和平的時代」……
Tank也從戰場走進電影圈,1926年影星Rudolf Valentino於電影《The Son of the Sheik》之中,全程皆佩戴著Tank腕表。之後多位影壇巨星如Gary Cooper、Alain Delon、Catherine Deneuve、Yves Montand、Charlotte Rampling等等,均是卡地亞的忠實用家。
當然,Tank風潮也蔓延至時尚圈,時裝界巨擘Yves Saint Laurent、戴安娜王妃、拳王Muhammad Ali等盡是街知巷聞的Tank擁躉。甚至乎,現代藝術的代表人物Andy Warhol,也不時佩戴Tank腕表,但他從不為腕表上鍊,更表示:「我佩戴Tank腕表,不是為了查看時間」……
足證Tank腕表已從一種實用工具,進化至高級配飾,甚至藝術家眼中的藝術品。

Tank Normale
它的名字叫Tank Normale,但一點也不平凡(normal),對照前頁1917年的元祖版本,它比很多Tank的分支都要原汁原味。
如今Cartier Prive系列逐漸形成一股教人期待的氛圍,每年大眾都好奇卡地亞將會推出甚麼限量、獨特、神秘的型號,正如「Prive」含有私人的意思,地位崇高。之前卡地亞以Prive之名推出六款作品,包括Crash、Tank Cintree、Tonneau、Tank Asymetrique、Cloche和Tank Chinoise,今年第七號作品登場,正是融合簡練線條、幾何構圖的Tank Normale。

Tank Normale :
鉑金或黃金表殼 / 直徑32.6 x 25.7mm(厚6.85mm)/ Cal. 070手上鍊機芯 / 時、分功能 / 38小時動力儲備 / 鱷魚皮表帶 / 限量200枚 / 約售$274,000/鉑金、$243,000/黃金
Tank Normale承傳了元祖版本的比例線條,邊緣亦可看到獨特的斜面玻璃,表面當然也是玄門正宗的配襯羅馬數字時標和軌道式分鐘刻度。那麼,現代的Tank Normale跟元祖Tank究竟有何分別?第一是尺寸,從27x 19mm的元祖版進化至32.6 x 25.7mm,鉑金表殼搭配黑色鱷魚皮帶,表冠鑲有凸圓形紅寶石,黃金表殼配襯棕色鱷魚皮帶,表冠綴以凸圓形藍寶石。其次,腕表開創了Prive系列之先河,首度推出黃金或鉑金鏈帶款式,正面以鍛面打磨,表殼和鏈帶邊緣則以拋光處理,構成層次豐富的對比。腕表搭載Cal. 070手上鍊機芯,鉑金或黃金皮帶版本限量200枚,鏈帶版本則限產100枚。
另外Tank Normale亦發表了鏤通版本,尺寸修改至35.2 x 27.8mm,外形比標準版Tank Normale略為壯健一點,騰空更多位置讓鏤通機芯自由發揮。別以為腕表只是將Tank Normale的表面挑空便成,鏤通版本搭載了9628 MC手上鍊機芯,結構重新改造,最特別是刻度由傳統12小時修正為24小時,即是說時針每24小時才走畢一圈,搭橋色澤也饒富心思地由淺入深,表盤上半部份是代表白晝的金黃色,下半部份逐漸變深,象徵時間進入傍晚時分。
Tank Normale Skeleton :
鉑金或黃金表殼 / 直徑35.2 x 27.8mm(厚8.15mm)/ 9628 MC手上鍊機芯 / 時、分功能 / 36小時動力儲備 / 鱷魚皮表帶 / 限量50枚 / 鉑金約售$630,000、黃金約售$560,000
Tank Louis Cartier
優秀的設計,每每啟發了後代的創作思維,近年如日方中的簡約哲學,恨不得將表面所有元素都刪掉,無字勝有字。追源溯本,卡地亞原來也是簡約主義的追隨者,早於七、八十年代,Must de Cartier便曾以最簡約的形象示人,表面去蕪存菁,兩根指針,加上「Must de Cartier」和雙C標記,就此而已。

去年,Tank Louis Cartier同樣推出了近似的簡潔設計,黑色表面簡約得無以復加,跟相襯的黃金表殼組成漂亮的黑金組合。今年,Tank Louis Cartier又會演變成那模樣呢?不是只有Y2K風格才流行鮮艷色彩的,再早20年的八十年代,明亮、誇張的色彩其實亦大行其道,當年Must de Cartier有過桃紅色版本,如今Tank Louis Cartier亦以酒紅色和綠色漆面亮相,表盤設計比八十年代Must de Cartier更精煉,依舊不設時標,更莫說軌道式刻度了。12:00位置鐫刻了「CARTIER」標記,6:00貼近表殼邊緣的位置,另外寫上「SWISS MADE」的字樣。兩種色系同樣是黃金表殼的最佳拍檔,結合起來別具濃厚的古典美。以卡地亞的美學修為,當然無微不至的細心,表帶採用同色系的鱷魚皮帶,感覺更一氣呵成。
八十年代同樣是disco盛世,幾何交錯的構圖,正好是光線折射的縮影,去年Tank Louis Cartier發表過兩枚方中有方的層疊構圖款式,今年加推兩款幾何圖案款式,向八十年代的Must de Cartier Tricolor表盤致敬。上圖右邊此表以黃金、玫瑰金及白金顏色鍍層,構成平衡對稱的長方形格紋圖案,另一枚則同樣以三色小格紋堆砌成猶如璀璨絢爛的disco ball,讓人懷緬起當年夜夜笙笙歌的歡樂年代。
最後回顧一下Tank Louis Cartier的創作由來,1917年元祖版本的Tank比較方正,約於1922年,卡地亞將表殼拉長,並修定了更纖細、更精緻的表耳線條,表殼、表耳、皮帶彷彿連成一體,表殼邊緣亦再沒那麼銳利,變得更圓潤、更富親和力。新一代的Tank Louis Cartier表殼,尺寸為33.7 x 25.5mm,四款腕表統一搭載手上鍊機芯,防水30米,無論是三金色鍍層或漆面表盤款式,清一色於表冠裝載標誌性的凸圓形藍寶石。
SPECIFICTION:
黃金或玫瑰金表殼 / 直徑33.7 x 25.5mm / 手上鍊機芯 / 時、分功能 / 鱷魚皮表帶 / 防水30米 / 金色鍍層飾面約售$109,000 、漆面約售$102,000
Tank Francaise
或許只有法國人滿腦子熱情奔放的想法,才能將硬繃繃的坦克,塑造為浪漫跳脫的Tank腕表。第一代的Tank腕表線條尚且比較剛陽凜冽,後期卻滲透許多圓渾、婉約的因子,直至1996年,Tank才回歸那種俐落畢直格調,並引領系列開創先河,將表殼和鏈帶融為一體,締造Tank系列發展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若說Tank Francaise是系列中最重要的作品,好像有點不太恰當,但它有自己的定位,是價格相對親民的,是中性的,也是潮流型格的,外國名人不時被攝得戴上Tank Francaise,像戴安娜王妃、名模Kate Moss、哈利王子太太Rachel Meghan Markle等等,鏡頭都曾捕捉到他們手上的該款腕表,腕表不是那種大搖大擺的型號,但就是跟時尚、皇室、品味存在著一股緊密的bonding。
2023年,Tank Francaise以全新面貌示人,擁有弧度更加明顯的表耳,嵌入式表冠跟表耳更融為一體,表殼主要以鍛面打磨營造低調奢華的味道,36.7 x 30.5mm大尺碼型號配上自動機芯,表面3:00位置加設了日曆窗顯示,面目煥然一新。
SPECIFICTION:
不鏽鋼表殼 / 直徑36.7 x 30.5mm / 自動機芯 / 時、分、秒、日期功能 / 不鏽鋼鏈表帶 / 防水30米 / 約售$44,900
Tank Americaine
Tank Francaise是比較方正的,而Tank Americaine則是修長比例的代表,出席隆重場合配襯禮服,後者較有說服力一點。Tank Americaine可說是上世紀二十年代Tank Cintree的延伸,後者從元祖的方形輪廓,拉長成長方形,亦是第一枚弧形表殼的Tank;Tank Americaine誕生於1988年,同樣兼具劃時代設計,成為第一枚防水的弧形Tank腕表。
最初Tank Americaine採用貴金屬表殼,直至2017年才出現首款鋼殼款式。今年卡地亞發表了多款全新Tank Americaine,以玫瑰金或不鏽鋼殼掛帥,備有迷你款、小型款和大型號,唯獨大型號才會搭載自動機芯,其餘版本則由石英機芯驅動。值得留意的是,在44.4 x 24.4mm大型號之下,可再沒有中型款選擇。
全新大碼Tank Americaine變得緊致和纖細,上一代的尺寸為45.1 x 26.6mm,厚度約9.8mm;新版體積為44.4 x 24.4mm,厚度是8.6mm,未必有明顯的分別,但骨子裡就是更細更薄。表盤也耳目一新,傳統上Tank Americaine喜用放射紋理表盤,新作以直紋修飾,跟本身修長的設計更天生一對。
SPECIFICTION:
玫瑰金表殼 / 直徑44.4 x 24.4mm(厚8.6mm)/ 1899 MC自動機芯 / 時、分功能 / 鱷魚皮表帶 / 防水30米 / 約售$1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