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可以打欖球的製表廠房:Tudor
廠房可以打欖球?相信任何一間更大的瑞士製表廠房,也容不下這個瘋狂構思。紐西蘭All Blacks欖球隊蓄勢待發地在Tudor廠房內拍攝,其實是向世人宣告:Tudor不同了,它將蛻變得更開放更開明,更面向大眾。
最大的佐證,是Tudor首次把廠房開放給傳媒參觀,來自全球的媒體在3月中旬一起揭開這幢紅黑大樓的神秘面紗。名額罕有,香港僅有兩間傳媒獲邀前往,我們有幸成為其中之一,能夠在日內瓦Watches & Wonders表展前,先到Le Locle暖暖身、開開眼界。更開心的,是這次禮待獲「買一送一」,我們能同時參觀由Tudor擁有、兩者相連在一起的Kenissi廠房。
人數眾多,品牌把各地傳媒分成小組輪流參觀兩幢大樓的八大區域,包括:Tudor廠房簡介、廠房設計及科技、Tudor腕表組裝、Tudor鏈帶裝嵌、腕表測試、自動庫存系統、Kenissi簡介,以及Kenissi機芯組裝。每個區域逗留時間不算太長,大約只有10多分鐘,但負責職員們都精要地把過程解釋得很清楚;完成整個廠房參觀大約兩小時,最印象深刻是明白到品牌如何以現代化科技,成就高產量又高品質的腕表。
話說回來,其實豈只All Blacks欖球隊?Tudor還邀請了跟單車手Fabian Cancellara攜手成立的職業單車隊、代言人碧咸及周杰倫來到廠房參觀及拍攝,在這幢10,642平方米總面積的廠房內,說不定還可以踩單車、踢足球,甚至開演唱會呢!
一)Tudor廠房簡介
我們下榻在面對日內瓦湖的文華東方酒店,那天早上七時多便往瑞士山區Le Locle出發,在雙層旅遊巴士上望著由城市到郊區的風光,約兩個小時便看到一幢紅紅黑黑宏偉而新簇的建築物,不就是由2018年開始興建,耗了3年才峻工的Tudor廠房。可惜那天微雨大風兼異常寒冷,我們甫下車便直奔室內,先喝杯香熱咖啡、吃件新鮮牛角包,在大堂等待大會致歡迎詞。
第一部分是有關Tudor廠房簡介,給任何對品牌沒有半分概念的人,先打下一個淺淺根基。品牌於1926年成立,紮根地正是Geneva,我們有目共睹Tudor的成績近幾年突飛猛進,無論是Black Bay或Pelagos出現供不應求情況,抑或市場及推廣策略引來關注,一切都跟新廠房建成及投入服務不無關係。新廠房樓高4層、長150米、高30米,建築面積達10,642平方米,而實用工作空間則有5,602平方米。品牌跟我們說,現時廠房處理的表款約700個,銷售地則遍布全球80個國家及1,700個地區。
二)Tudor廠房設計及科技
世界各地傳媒被分為小團隊,每個團隊大約8至10人,在每個區域短暫停留10多分鐘,當講解、參觀、影相、發問完結後,便會引領到另一個區域。前往不同樓層及不同房間時會感受到這幢建築物充滿工業風,簡約中見樸實,走廊都是那麼一塵不染。穿梭不同樓層時驀然發現一幅巨大的長形藝術作品,上面畫了Tudor腕表及廠房插畫,大家也忙於拿起相機拍照。
作為現代建築,這幢Tudor廠房運用了不少高科技以及環保元素。在最草創階段,為了打下最堅實的基礎,建築師先把330支約長30米的混凝土柱鑽入地底,過程中有機會鑽探到地下水,工程師的首個任務是做好防水膜保護工程,確保建築時滴水不侵。另一個龐大數字,是興建整幢大樓共耗用了8,050立方米金屬,重量達960噸。
在講求環保的歐洲建築主旋律下,Tudor廠房的天台共裝置了442塊巨型太陽能板,雖未能百分百但也能為大廈提供大部分能源所需。而為確保廠房內有恒定的溫度及濕度,建築師採用了一個高規格的HVAC系統;另一項高科技,是廠房採用了電致變色技術Electrochromic Technology,窗戶能根據外面陽光的強度而自動調節。
三)Tudor腕表組裝
踏進Tudor的組裝工作間,第一個感覺是窗明几淨,空氣很清新(當然也跟不用戴口罩有關)。原來這裡的抽風系統經過特別設計,每小時更會換空氣3.5次,以確保工作人員每一口吸下的都是清新空氣;而為了減少灰塵在工作間漂浮,建築師特別把新鮮空氣由天花板吹出,好使灰塵及微粒往下沉,做成低壓的工作環境。
在這裡,我們見到表匠們埋頭苦幹在組裝機芯,他們都來得比較年輕,比較少在傳統大型鐘表廠房見到的老練師傅,畢境這裡都沒有超複雜作品需要裝嵌、沒有古老修飾或雕刻工藝要進行,也沒有珍寶鑽石需要鑲嵌。我們見到表匠們替不同的Black Bay型號進行組裝及測試,比較特別是見到一組指針安裝機:一枚Black Bay Chrono有五枚指針,表匠先把五枚不同的指針放上預設的栓子裡,然後把一個機芯連表盤放上底座,順序輸送到相關位置,如「吸印」般把指針逐支裝上表盤裡,過程快而準。當然,快速安裝過後,表匠亦會逐支細心檢測,看看是否全部安穩妥當。
介紹員跟我們說:「要做一回high quality不難,要穩定及持久地製作高品質機芯才不容易。」而要做到穩定而具高質素,除了靠標準化的程序,還要不斷進行品質檢測。
另一個在Assembly Floor見到的目標,是「No Stock」!品牌希望每一枚腕表都是為客人組裝,沒一枚會浪費掉的;換了東方人的說法,就是「貨如輪轉」,當產品都賣給消費者,然後再做新一批,不浪費不囤積是終極目標。
四)Tudor部件檢測、鏈帶裝嵌、客製雕刻
這兒提供較多元代的工序,包括大量檢測不同的機芯零件、主理表帶安裝程序,亦有意想不到的客製雕刻服務。
當「表頭」順利組裝及檢測後,差不多最後的工序就是裝配表帶。Tudor腕表主要配置鋼鏈帶、皮帶、橡膠帶及Nato帶,把表帶安裝到表頭的工序都是由人手負責,過程中表匠要把鋼帶上原來一片片細小的藍色保護貼拆去,確保一切完好無瑕,再覆以透明大膠片保護,方便之後放於表盒出售。
這時,介紹人員突然拿出一個表底蓋,上面雕刻了一個Batman圖案。怎麼Tudor都有tailor made雕刻底蓋服務嗎?原來在一些特別系列,品牌能為客人提供雕刻服務,不過不能期待工匠用人手以傳統技藝雕刻,這裡主要提供激光鐳射印刻,大家有興趣的話可向專門店或經銷商查詢。
噢,我們突然在這兒碰上周杰倫。說的只是大大幅的海報掛畫,作為品牌代言人周董出現在廠房不足為奇,我們好奇的只是整個參觀過程也找不到碧咸的蹤影……
五)Tudor腕表測試
正如剛才所說,一味造造造,一味啤啤啤是未夠的,任何精準的生產機器也會出現defects,正如更人性化的AI ChatGPT最後也需要人們去fact check,所以更迅速更有效的生產程序,也要靠全面的檢測系統才能達致精準的製成品。Tudor廠房的生產量大,檢測零件及表頭的數量自然不少,所以品牌特別建造了7/24全天候全自動系統運作的檢測中心。
廠房大致分為兩種標準測試,一是內部的TPC(Tudor Performance Control),另一是更高要求的瑞士聯邦計量科學研究院官方認證(Federal Institute of Metrology,METAS)。前者對機芯的每日平均誤差為-2至+4秒,比起COSC瑞士官方天文台認證的-4至+6秒還要高。至於METAS更為嚴苛,每天只容得下0至+5秒的誤差;當然更大的挑戰,是METAS要求腕表能抵抗15,000高斯磁場,也要在防水性及動力儲備達到ISO 22810:2010的標準。2021年帝舵旗下的Black Bay Ceramic首次搭載METAS認證的機芯(我們也在現場見到很多正待檢測的Black Bay Ceramic),今年的紅圈Black Bay則是載譽歸來的作品,在6:00位置特別寫上「MASTER CHRONOMETER」驗明正身。
在這個檢測房間,再次見證Tudor的現代化,我們見到兩部周圍遊走、有點像餐廳負責傳菜的小型機械人。它們給技術人員編排程式後,便能把一盤盤零件傳送到相關生產線,robot雖小,但論速度及準繩度未必比人手差。
六)自動庫存系統
未介紹這葫蘆是賣甚麼藥前,品牌工作人員先跟大家說明:這裡不能拍照(這裡的相片都是在品牌書籍中擷取出來)。不能拍照自然引起我們的好奇,大概這是品牌的高度機密,甚或是廠房獨有的撒手鐧……
這個自動庫存系統Automated stock system,其實是整幢大樓的核心設計,目的是以生產管理提供高效能的解決方案。概念就是把零件或裝嵌好的腕表,按著製表師甚麼時候需要、在甚至地方需要的要求,以最快及最準繩的方式傳送給他們;過程中要確保所有部件井然有序,不能耽誤任何生產線的效率。這個系統分散及遍布於大樓的鋼筋水泥背後,當中得靠統一規格的零件托盤、輸送電梯及軌道、電腦網絡等等分工合作,缺一不可。後來我們也明白到,就算可任意拍攝或攝錄也拍不出甚麼來,因為整個系統涉及整幢大樓,除非你是一只能四方八面遊走的蜘蛛。
七)Kenissi簡介
要談Kenissi廠房,一切都由自家需求開始。
歷史回溯至2010年,Tudor開始定下自家機芯研製計劃,不出5年光景,品牌在2015年宣布推出兩枚自家機芯,MT5621及MT5612機芯分別搭載於North Flag及Pelagos,首回出品已經具備70小時動力儲存、4Hz擺頻、採用矽游絲,並通過COSC瑞士天文台認證,實力不容小覷。
由於需求不斷增大,Tudor在2016年決定成立自家的Kenissi;名字來自希臘文的「Kinesis」,本有運動之意。Kenissi後來搬到Le Locle,好跟母公司Tudor左右毗連一起,方便運輸也方便管理。能提供70小時動力儲備的大型MT56及中型MT54機芯、可儲能50小時的小型MT52機芯都是Tudor主力生產的機芯,每年需求的數量雖大,但也只佔Kenissi廠房的一半生產能,所以Kenissi也對外尋找生意,現時客戶還包括Chanel、Norqain、Fortis、Tag Heuer、Bell & Ross、 Ultramarine等等。
其中一個大家都記得的合作關係,是2017年Kenissi跟Breitling「交換機芯」,那時Breitling把MT5612機芯改裝為B20機芯,應用於Superocean Heritage II腕表中,另一邊廂Tudor則把B01機芯改裝為MT5813計時機芯,搭載於Heritage Black Bay Chrono內。一個創意及技術交流,當年給市場帶來不同驚喜及話題。
質素高口碑好,Kenissi在2018年引來Chanel入股20%,之後Chanel的Caliber 12.1及Caliber 12.2機芯都是出於Kenissi之手,為J12帶來另一番新技術景象。
八)Kenissi機芯組裝
Kenissi的生產量非常龐大,我們有機會參觀的只是一小部分的組裝工作室,內裡給我們最大的印象是很自動化,有一部部的機械臂、有很多很多組輸送帶。輸送帶就如一個結構極複雜的迴轉壽司系統,它能有效率及精準地把不同零件或表頭傳送到不同表匠的工作桌上,拿一枚、做一枚、再放回一枚,處理好的表頭會再由輸送給下一個表匠,以完成下一道工序。
運送靠機器,組裝則依仗人手,Kenissi雖未有涉獵三問、陀飛輪、萬年曆等複雜機芯,但這裡的表匠會一手一腳替年曆、GMT、能量儲存等不同機芯組裝。介紹人員跟我們說,這裡共有兩組相同的高科技組裝生產線,而且有各自的測試系統。
後記:
完成約兩小時參觀,不少行家都表示雖然有點兒走馬看花,但一切講解都相當清晰,以首次對外公開的廠房來說已經很不俗。更叫我們喜出望外的,是Tudor事後給大家帶來兩個驚喜。
第一,離開大樓時品牌給每位來賓送贈兩盒限量Lego積木,一幢是Tudor,另一幢是Kenissi,大家都歡天喜地,一來禮物極有心思,坊間沒有機會買得到;二來有機會當上「廠房建築師」,誰不興奮?日後有機會我們會把砌好的完成品拍攝下來跟大家一起欣賞。
第二驚喜是品牌在翌日帶大家去一個室內滑浪場體驗衝浪活動!在攝氏兩三度邀請大家穿上防水暖衣,一起跟著教練拿著滑浪板,齊齊跟著人造浪衝!衝!衝!起不起到板已是其次,有勇氣換上防水衣跳下水已證明你夠Born to Dare精神。